“新能效标准的升级,将极大助力变频控制类产品的市场增量,定转变将成为主流,技术迭代已成为必然。”在上个月由长虹华意举办的“技术创新,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数字低碳分会”上,长虹爱创作为供应商受邀参加活动。
在分会场的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着数字低碳和冰箱压缩机变频控制技术相结合这一趋势性话题,长虹爱创研发部家用变频业务线技术负责人杨玉成也参与其中。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杨玉成有着自己的小愿望,那就是做出“懂用户的产品”,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也在不断“打怪”升级。
杨玉成在工作中
新手“小白”勇闯变频职场
2012年,刚刚毕业的杨玉成加入了长虹大家庭。仅仅工作一年,他就遇到了自己挑战与蜕变的起点。“当时公司面临黑电电源、工业电源向白电控制类产品转型的关键节点,市场风云变幻,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杨玉成回忆道,那个时候,泡在实验室、工厂车间成了家常便饭。也正是怀揣着憧憬一头扎进项目里,杨玉成很快熟悉了黑电电路,吃透了白电变频控制类核心技术。
一点点积累的产品化经验,也练就了杨玉成快速适应变革的本领,而挑战也是一项接一项地来,2016年韩国进修之旅和2017年印度市场征程都让杨玉成记忆犹新,成为了工作历程中的宝贵历练。“到了异国他乡,语言、文化都是障碍,复杂的前沿技术更是挑战。”每天最早到实验室,不错过每一场技术研讨、实操演练,和当地团队反复磨合......
如今再翻起之前记录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杨玉成更多的是感谢。“这段经历不仅充实了技术储备,更让我领略到国际前沿科技企业的创新思维,为我后续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杨玉成如是说道。
杨玉成在工作中
牵头攻关多项“卡脖子”难题
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并没有让杨玉成退缩,反而越战越勇。“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机遇和挑战也是共存的,和人生一样,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和自己的预估规划一样,遇到各种变故时,我们要做到有勇有谋、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就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杨玉成成长为多个项目的团队负责人,牵头攻关了多项“卡脖子”难题。
“随着变频业务的持续增长,我主要负责新方案预研及重点客户项目开发、技术支持及市场协同与项目管理、技术推广等相关工作。”杨玉成介绍道,在其主导负责家用变频业务线技术开发及管理相关工作期间,作为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十款主变一体板系列产品开发,累计实现了超5亿元的销售业绩。
2019年,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叠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关键零部件的技术难题凸显,国产化迫在眉睫。此时,杨玉成又投身国产化方案制定工作中,牵头组建攻关小组,联合上下游供应商,反复测试、调整方案。在历经了挫折、失败后,终于在2022年迎来了全面国产化“高光”时刻,也为长虹爱创供应链的安全筑牢了根基。
杨玉成在工作中
创新探索做“懂用户的产品”
“数字低碳技术是我们迈向绿色未来的导航仪。”如今,低碳发展已经从一种理念跃升至全球行动指南,杨玉成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作为冰箱节能降耗的核心引擎,杨玉成和团队持续在冰箱压缩机变频控制技术上下功夫。其带领团队主导和参与的项目,获得企业BG技术和产品创新奖项超10次。
“我希望能开发出便于人们生活的、懂用户的产品。”说起自己想要做的产品,杨玉成这样说道。他认为,未来,小家电同样会基于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联,家电产品将更加懂得用户的需要,更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面对未来未知的挑战,杨玉成也养成了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在工作间隙,杨玉成还在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团队管理、市场拓展、经营思维等。他说:“一路上一帆风顺,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有时候短暂的困难或挑战,其实是未来获得机会的好契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