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害”发酵造成13人死亡 连线在日华人:多发生在山区、农村地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1-07 17:30 40531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近期,日本熊害问题持续发酵。据日媒《朝日新闻》报道,今年4-9月日本“熊出没”目击事件超2万,创近五年同期最高。截至11月5日,熊类袭击已造成13人死亡。

据悉,熊与人的活动冲突加剧,对当地部分地区物流、体育等领域及居民生活造成影响。11月7日,记者从多位在日华人处了解到,当前熊害多发生在山区、农村地区,东京、大阪等城市地区暂未受熊害波及。

超百人因熊袭受伤,已造成13人死亡

据《朝日新闻》报道,针对熊造成的一系列破坏,日本有关部门于6月召开反制联络会议,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9月“熊出没”目击事件数量为20792起(初步数据),为近五年来最高。其中,发生最多的县是岩手县,有4499例,其次是秋田县4005例、青森县1835例、山形县1291例。

截至11月5日,相关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3人,已是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其中,棕熊造成2人死亡,黑熊造成11人死亡。此外,各地已有超百人因熊袭受伤。

部分地区生活与公共活动受扰

当前,熊类与人类活动区域的重叠冲突加剧,影响着当地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据当地媒体报道,为应对熊造成的损害扩大,物流企业也开始采取措施。日本邮政自5日以来,从傍晚开始暂停在熊出没地区的摩托车投递。6日,秋田县部分地区因目击熊而出现邮件等投递暂停的情况。

当地物流企业“大和运输”也于10月制定应对措施并提醒营业所和送货员,“查看当地政府的目击信息,如有人身伤害等高风险,将暂停收送。如有必要,还将在销售办事处部署驱熊喷雾剂。”

此外,各地持续出现熊和人员伤亡也影响了体育运动。除了相继取消比赛外,6日在秋田市举行的东北高中接力赛,部分学校也拒绝参加。当地已于5日开始在北部秋田县鹿角市支援捕熊行动,行动将持续至30日;宫城县通过发放箱式陷阱、加强巡逻态势、砍伐栗柿树、砍伐柳树等方式,大力支持各市镇防熊措施。此外,日本警察厅于6日向秋田县和岩手县警察派遣了防暴警察部队。“将组建一支由当地警察和支援部队组成的小组进行训练和演练,并建立从13日起用步枪的制度。”

城市及游客密集区域熊目击率极低

11月7日,记者联系到多位在日华人求证并了解具体情况,受访者均表示暂未在生活区域遭遇熊害,也未在生活区见到熊,熊害多发生在山区、农村地区。

居住在大阪中央区的石女士告诉记者:“只要不去山边就没事的,目前身边现实生活中没几个朋友遇到熊的。”她表示,城市及游客密集区域熊目击率极低,“熊下山主要还是农村人少的地方。虽然山里普遍都会有熊出没的提醒,但是游客多的地方其实目击的很少。”

谈及此次熊频繁出没的原因,石女士表示,“我觉得是‘退耕还林’,熊的活动范围变大了,日本90年代开始刻意保护熊,熊数量翻了几倍,加上人口老龄化了,农村没啥年轻人了,好多地都荒废了。”

除了在日华人的直观感受外,记者还就熊害频发的深层原因,采访了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士杨先生。他表示,日本在野生熊类保护领域严格且执行到位,对野生棕熊与亚洲黑熊均实施重点保护。长期有效的保护措施使熊类种群数量逐年上升,这是熊类活动范围扩大、与人类接触频次增加的基础前提。此外,野生栖息地变化也是成因之一。

杨先生分析,当熊类频繁出现在人类生活区域,一旦遭遇人类驱赶,出于自保本能可能发起攻击,这或许也是近期熊类袭人事件增多的重要诱因,“需在合法合规框架内,平衡生态保护与公共安全。”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