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里,观众竞相观展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伴随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公众涌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5月17日,四川省文物局发布2023年度四川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四川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截至去年12月31日,登记备案博物馆数量共计417家,全年接待观众的数量超过8540余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此外,”现象级“大展和热度不减的研学活动,让博物馆的火爆更加立体、多元。
观众井喷式增长 全年超过8540余万人次
去年暑假,很多观众对博物馆的一票难求记忆深刻。刚刚开馆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热门博物馆几乎天天门票售罄,免费开放的成都博物馆门票也是一票难约……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博物馆丰富的展陈和越来越鲜活的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博物馆。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人们在遗址区参观
数据显示,作为疫情开放后的第一年,全省博物馆去年入馆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在2022年3480万人次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多,突破了8540万人次,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接待人数前五名的分别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452.7万人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392万人次;邓小平故居陈列馆、354.5万人次;广汉三星堆博物馆、329万人次;成都博物馆、313.4万人次。博物馆门票收入超过5.67亿元。
观众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四川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去年,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宣汉罗家坝博物馆、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等顺利建成开放,江口沉银博物馆、南充博物院、大蜀道博物馆、亚丁村博物馆等也在持续建设。据统计,去年全省博物馆数量已达到417家,其中包括1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19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5家三级博物馆,以及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自贡·中国彩灯博物馆等3座“国字号”博物馆。几天前,四川还再增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也纳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名单。
博物馆藏品数量也不断增长。据了解,全省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达到5584153件/套,文物藏品1140631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数量达110963件/套,全省一级文物数量3886件/套。
展览频频破圈 再造现象级大展
博物馆热,除了四川深厚的历史积淀“自带光环”,也离不开博物馆主题多样、展品丰富、形式新颖的展览形成的吸引力。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共举办常设展览1141个、临时展览1002个。
基本陈列各有特色。无论是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两晋至唐五代时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博物馆基本陈列”等大馆陈列,还是四川大学博物馆基本陈列、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西南有巴国”等高校及遗址博物馆,均展示了博物馆各自特色,吸引了观众前往打卡。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观众如潮
特色临展频频出圈。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近4个月里,观众超过140万人次,成为四川近年来又一个现象级博物馆大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带来了西南地区青铜器的一场饕餮盛宴,观众超过百万人次。四川博物院的“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特展”同样别开生面,以来自全国各大博物馆的莲荷精品文物,生动地勾勒出古代文人墨客对莲荷的喜爱……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展观众人流如织
四川文物也频频走出四川甚至走向海外。去年,“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览亮相香港引起轰动;“万物有灵·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也亮相法国,对外展示了古蜀文明的辉煌。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数字化应用愈发普遍。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裸眼便可看到三星堆祭祀坑曾经的考古发掘场景;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可以穿越“考古时空门”“亲临”当年的发掘现场。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不仅丰富了观众的体验感,也让展览更加生动有趣。据统计,利用数字技术,去年全省还开展了317个线上数字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看展。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前挤满游客
社教精纷呈 博物馆变成一所“大学校”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也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报告显示,我省把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去年开展各类线下社会教育活动超过2.2万次,线上活动1381次,与1384所学校建立了馆校合作。其中,四川博物院以全年970场社教活动排在全省博物馆首位,52个原创教育项目也位居全省第一。此外,自贡恐龙博物馆因其重要的科普价值,与124所学校进行了馆校合作,合作学校数量排在了全省博物馆第一。
如今,到博物馆看展之外再听配套讲座、参加“小小讲解员”培训、到博物馆参加非遗手工课等等,成为不少学生的新爱好。博物馆研学也正向着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探索着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博物馆热,全省博物馆文创收入也超过2.37亿元,较2022年上涨超150%。其中三星堆博物馆以1.17亿元文创收入跃居第一。依托丰富文物资源,全省在售文创产品超过1.76万款。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吸引着观众消费,也让人们把博物馆“带回家”。
(图片由各大博物馆提供)
评论 3
江阳人在成都 2024-05-17 发表于四川
文明的脉络在眼前,难怪这么火!
请叫我凤姐 2024-05-17 发表于四川
川博魅力无法挡,历史爱好者天堂!
鲜花专卖店 2024-05-17 发表于四川
博物馆真是文化宝库,人气爆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