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微改革”靶向发力 三箭齐发破除职工“痛点”

封面新闻 2025-07-14 22:56 18487

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紧扣中心大局,紧跟发展需要,紧贴职工需求,以三项创新“微改革”为抓手——工地工会、教工之家和工会驿站改革三箭齐发,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用服务质效提升破除职工痛点。

从工地到校园,再到街头,这三项微改革像三把钥匙,精准解锁了不同职工群体的需求。工会“娘家人”不仅提升了职工幸福感,也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川区总工会连续三年获评改革先进单位、3名工会干部先后被评为全面深化改革先进个人。

工会建到工地上:项目一线有了“家”

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工人数量多流动大,工地职工参加工会活动难、享受工会服务难、维护合法权益难等的实际情况,区总工会始终坚持职工在哪里,工会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拓展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切实促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创新推出“工会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微改革以来,已在达州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国家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化等省级重点项目工地建设工会组织25个,建设项目工会驿站6个,吸纳项目一线职工会员4100余名。在项目工地工会建设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食堂、民工夜校等工会阵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开展送关爱、送培训、送技能、劳动技能大赛、职工建言献策会、最美劳动者创先争优、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爱心义剪、读书活动、送文艺到项目工地等活动40余场次;通过协商、监督等形式及时发现并化解劳动矛盾纠纷隐患2起,帮助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1.46万元,不断地提升项目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为重大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助力全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作出了工会贡献,为项目工人传递了工会“娘家人”温暖。

教工之家更暖心:教师幸福指数飙升

针对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职工幸福指数不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作用不强的实际问题,2023年,区总工会结合各学校自身实际扎实开展接地气、能长久的“教工之家”暖心行动微改革,让教师工作舒心、情感暖心,精神状态、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大力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校际教研、校本教研、师徒结对、网络资源共享、师德报告演讲等活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以技能水平提高,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建立完善教职工个人档案,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状态和实际困难,及时提供工会关爱帮扶,让工会“娘家人”的关怀更加温暖。认真做好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和校务公开,多渠道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指导教职工有效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教师正能量,大力弘扬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增强教师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规范建设阅览室、健身房等工会阵地,大力开展趣味运动、职工诵读、家训家书、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凝聚职工工作合力。

驿站服务再升级:帮户外劳动者解难题

近年来,达川区总工会聚焦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零工等“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如厕难”实际问题,先后建成工会驿站75个,免费提供热饭喝水、充电休息、阅读培训、爱心托管、就业招聘、法律服务等贴心服务,精心打造驿起就业、达工影院、公益培训、驿站游学等职工及其子女暖心服务项目,打通法律援助通道、建立“检察+工会”劳动者权益维护联系点等,累计服务职工群众400万人次。面对工会驿站传统运维模式下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资金持续投入、群众受益不高”等三大难题,达川工会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孵化企业工会、引导部门工会、转交行业工会、融合社区工会”四种方式,形成了工会驿站长效运维机制,解决了工会驿站运维难题,推动实现了工会驿站运行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服务的多元化、精准化。达川区工会驿站的创新做法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达川区总工会在全国工会驿站和就业创业工作专题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创新工会“驿站+”运行模式当好职工“娘家人”微改革项目受到区委表扬通报,受到广大职工群众一致好评。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