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物|明朝铁面御史、资中人周冕:三受廷杖,不改初心(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7-06 14:58 125443


文/黄勇

四川人物|明朝铁面御史、资中人周冕:三受廷杖,不改初心(上)

周冕排除干扰,不畏权贵,不用严世蕃给他的“通稿”。他在进行一番公正的调查后,将事情原原本本地上奏了嘉靖帝。这份奏疏被收录在《明史·周冕传》中,周冕的传记一共877字(含标点符号),这份奏疏就占了569字,可见其重要性。

在奏疏中,周冕说,他调查此事,发现疑点重重:严世蕃的儿子大都年幼,而且没有严效忠这个儿子;如果严效忠是武举人,为什么没有原籍官府举荐选送他的文书?16岁的严效忠在战场上能担当大将的职务吗?如果严效忠真的斩首七级,为什么其他将领没有上报斩杀敌人首级的战功,难道军中只有严嵩的孙子才骁勇善战吗?况且明朝开国以来,从来就没有首辅的子孙从军的例子。

周冕在奏疏中明确指出,“严效忠”是个伪造的姓名,军功也是谎报的。他更是慷慨激昂地说:“臣如不言,陛下何从知其奸?”“臣职守攸关,义不敢陷,乞特赐究正,使天下晓然知朝廷有不可幸之功、不可犯之法。臣虽得罪,死无所恨!”

周冕的这封奏疏震惊朝野内外,严嵩父子为周冕列出的严效忠事件中的种种破绽惊恐不已,吓得连忙找人弥补漏洞。

尽管如此,嘉靖帝不但没有追究严嵩父子的责任,反而认为周冕是在蓄意报复、诬陷严嵩,下诏将他处以廷杖之刑,并逮捕下狱,严刑拷打,贬为平民。

隆庆元年(1567),嘉靖帝驾崩,太子朱载坖即位,是为隆庆帝。隆庆帝为周冕平反昭雪,起用他为太仆少卿。但当时周冕母亲刚去世,周冕要为母亲居丧,又疾病缠身,没有赴任。不久,周冕去世。

纪念周冕的石牌坊风化严重

周冕死后,葬在资中城北的宁国寺附近,与西汉著名辞赋家、谏议大夫王褒墓相邻。2015年11月17日下午,我在资中宁国寺游览时,看到2009年12月12日资中县文物管理所撰写宁国寺的简介中说,王褒墓、周冕墓等一批古墓先后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废。

资中宁国寺的简介中,有周冕墓的相关记载。黄勇 摄影

清末,蜀中名儒、名山人吴之英在看了周冕墓后,曾经撰有《明监察御史周冕墓》挽联:“以后谁可继先生,每回思御史弹章,琅琅磕磕,传闻失仿像,忆畴昔梦杳衣冠,今日卮酒荒苔,为幸归迁谪遗体;未必精魂依堆墓,但留此空山华表,郁郁葱葱,岁时荐馨香,诸子孙涕零羔韭,将来豸服素琏,何敢忘忠孝家风。”

周冕因如实调查严效忠冒功事件被贬为平民后,余生近20年都在家乡度过。他并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意志消沉,而是积极投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在重龙山上的永庆寺、石峰山的龙山寺等地设馆讲学,使得当地“世风大进,读书之声不辍于耳”。

在资中境内,曾经留有多处与周冕相关的遗迹,但如今已所剩无几了。

周冕的书法和诗文颇有造诣。在资中县球溪镇的月仙洞,有周冕的《游月仙洞》石刻诗文:“崖花朵朵烟霞锁,云树重重石窖封。泉涌似通银汉脉,客游疑到广寒宫。”

永庆寺中始建于宋代的来鹤亭,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重建,并立碑刻写《重建来鹤亭记》,碑上的字就是周冕写的。

万历三年(1575),资中民众为纪念铁面御史周冕,在县城小东门外东皋山的东皋寺修建了一座石牌坊,时任资县(洪武四年,资州被降级为县,改名资县,隶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才将资县升级为资州直隶州)知县卢陵在坊上题记。

据《资州直隶州志》《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东皋寺始建于明朝初年,又被称为“静觉禅林”,清乾隆年间重修。在民国时,全寺前后五进,殿堂及僧房数十间,香火鼎盛,烟雾缭绕。直到1980年代,东皋寺还有一些殿堂和僧房,经常有香客和游客去敬香或游玩。

如今,东皋寺已成一片废墟,山上随处可见瓦砾、砖块、残缺的石刻造像。野草丛生中,唯剩这座风化严重、摇摇欲坠的石牌坊,孤零零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石牌坊上的“静觉禅林”字迹相对好一些(资料图片)

石牌坊上的“清虚一览”字迹模糊,风化严重(资料图片)

石牌坊上精美的雕刻(资料图片)

石牌坊外侧正中刻有“清虚一览”,内侧刻有“静觉禅林”。“清虚一览”字迹风化得只能看见痕迹,“静觉禅林”字迹相对要好一点。坊上镂空雕刻着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及精美花卉等图案,雕刻精美,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万历八年(1580),万历帝下诏,在资中县城北为周冕修建周公祠。

除“清虚一览”坊外,县城大东街还为周冕修建有一座“坤维正气”坊(1950年代被拆毁),县城北关外建有周御史故里坊。资中文庙里的忠孝祠未撤前,供奉有“明御史周冕”的牌位。【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