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深镜 | 对话“水门桥之战”亲历者后人:父亲带敢死队第三次炸毁水门桥,69年深藏功与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深镜 2022-02-01 07:00 120959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吴德玉

我,一个20岁应征入伍的青年参加解放战争,一个村里同一批走了12个人,6年后第一次回家,就剩我一个人,那11个人还有谁记得啊?他们是埋在地底下真正的英雄!跟他们一比,我炸桥简直不值得一提!

那些烈士都牺牲这么多年,谁说他们呢?他们都没人说,我跟他们能比吗?

——姜庆云  “水门桥”之战幸存者之一,时任志愿军第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1950年参加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率领志愿军敢死队执行一项任务——第三次炸毁美军唯一的退路水门桥。

2022年1月29日,2022春节档预售总票房破4亿,由吴京、易洋千玺领衔主演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斩获超1.7亿预售票房,吴京饰演的七连连长率领钢七连奔赴水门桥执行任务令人期待。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执行了炸桥任务的七连连长姜庆云,已于2021年3月18日不幸离世,享年94岁。这位为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不朽功勋的老英雄,再也看不到这部重现他和战友浴血奋战史的电影。

2021年10月,姜伟曾带着对父亲的思念走进电影院,用观看《长津湖》的方式纪念自己61岁的生日。如今,他将再度走进影院,通过《水门桥》,寻找记忆中父亲那段深藏了69年的英勇往事。

《水门桥》上映前夕,姜伟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述之中,他口述了父亲姜庆云亲历的水门桥之战有多残酷,也分享了父亲从入伍到离休的“深藏功与名”,他有时模仿父亲的口吻,用山东话解释为何将辉煌的战绩埋藏心底的原因,说到动情处几次潸然泪下;他有时回望父亲戎马一生,用诙谐的语气表达了钦佩,“老爷子能在残酷的战争中幸存,因为他是个细心、睿智的人啊”。他向记者感叹:“电影《水门桥》里头肯定有我父亲的影子,父亲的形象近在眼前,观看这部电影是对父亲一个最好的怀念。”

姜庆云获得的部分奖章(柳安臣供图)

69年深藏功与名

偶然发现父亲就是炸水门桥的英雄

小时候,姜伟总看到父亲肩膀一高一低,走路时左右摇摆;长大之后,他才知道,那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射击的一梭子子弹让父亲的左膀右臂同时受伤,右臂的枪伤贯穿肘关节,父亲成了“左撇子”。

如果不是2019年央视播出大型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小时候看了无数遍的电影《奇袭》,志愿军炸毁美军“康冰桥”的英雄,其中一位竟然是他的父亲。

时隔两年,姜伟依然清楚记得,2019年5月19日,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日,他和朋友在北京聚会。晚上8点多,他的手机热闹起来,微信、电话此起彼伏,朋友们提醒他赶紧看央视电影频道,说“老爷子上电视了”。

他放下碗筷,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父亲讲述1950年带领志愿军敢死队,在朝鲜战场上如何冲锋陷阵,炸毁水门桥的故事。朋友们由衷钦佩,喊他与电视中的父亲隔空合影。

与朋友的聚会持续到当晚10点,大家看完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久久不能平静。其中,最为震惊的却是姜伟。

三炸水门桥已经过去了69年,无论是妻儿老小,还是战友下属,从来没人听父亲主动讲过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次日,姜伟赶回石家庄干休所,偶遇一位老兵后人,对方早早在胡同里等候,看到姜庆云出来之后走上前点赞:“老爷子,昨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是大英雄,我为你自豪!”

“大英雄就在身边”,姜伟百感交集,既为父亲的勇敢低调肃然起敬,同时又有种“有眼无珠”的自责,他埋怨父亲:“你为啥埋在心底,一辈子都没跟我们提起?”

姜庆云对儿子解释,当年参加解放战争,同村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一批一块儿去了12个,有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有人在抗美援朝中遇难了。此后两年,他反复诉说低调背后的心痛:“我们很侥幸地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了,但是同村11个小年轻都牺牲了。他们是埋在地底下真正的英雄,他们跟谁提?你说我当年炸个桥、受个伤,跟他们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父亲有多隐忍?姜伟还记得一件小事。1979年,父亲时任副师长,有次住院做了全面的体检,拍摄X光片才发现右眼眼皮下有一个绿豆大小的炮弹残片,做手术取出了异物。姜伟这才知道,父亲的右眼几乎失明,只能用左眼瞄准,他自己都不记得眼睛是在哪次战役中受到炮伤。

或许是从小看《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电影的缘故,姜伟对父亲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兴趣浓郁。他提笔撰写《风华正茂》丛书,想以此记录家史、连史,父亲这才将自己埋藏了69年的秘密娓娓道来,还原了真实的水门桥之战。

2019年10月,姜庆云、姜伟父子同时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遭遇零下40摄氏度极寒

三分之一的战士冻伤

2021年3月18日,94岁的姜庆云在石家庄病逝。半年之后,姜伟带着对父亲的思念走进电影院,用观看《长津湖》的方式纪念自己61岁的生日。银幕上战火纷飞,他的脑海里回放着父亲口述的亲历的长津湖战役,回忆与现实交相辉映。那天,他格外想念父亲。

电影《长津湖》开篇,有一个镜头令人动容,易烊千玺饰演的万里入伍之初难以融入集体,赌气之下准备跳火车,而当车门打开,在疾驰而过的火车车厢背后,大家看到了万里长城。

1950年11月,时任9兵团27军80师240团3营7连副连长的姜庆云,乘火车赶赴东北安东一带,随部队加入了志愿军的行列。战士们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背着武器、装备及干粮,每人负重八九十斤,蹚水从浮桥上进入朝鲜,投入到异常惨烈、艰难的抗美援朝战争。

从朝鲜入境到三八线尚有几百公里的距离,几乎全是崇山峻岭,没有像样的公路。由于战场情况紧急,9兵团必须要在联合国军东西两线合围之前,通过战略穿插到预定区域,志愿军战士只能依靠两条腿跑步前进。

朝鲜的极寒天气有多冷?姜庆云曾打比方,石家庄最冷的时候不过零下10摄氏度,大家出门逛街都要穿上羽绒服防寒,而当年的朝鲜最低气温是零下40摄氏度。尽管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的贺晋年紧急调来5万套棉衣,但这对于9兵团的15万大军而言杯水车薪。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营房,常常是打仗走到哪儿就睡到哪儿,大多数战士穿着薄衣胶鞋,对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姜庆云所在部队跨过鸭绿江之后的第一场遭遇战,就将联合国军的英军第26旅打得溃不成军,向南撤退。他随军到临江短暂休整,以8昼夜徒步急行500里进入朝鲜纵深地域。由于缺少防寒保暖的装备,部队有三分之一的战士出现了冻伤。身处冰天雪地,只有不停地运动,才有可能防止冻伤。晚上睡觉,他也不敢进入深睡眠,夜里起来解手后再活动一下,确保自己不会被冻成一座冰雕。

1950年11月27日,9兵团在长津湖向美军发起进攻。姜庆云所在的3营担任团主攻,主要任务是消灭洞峙的守军。全营官兵猛冲猛打,连续夺取4个山头。1营也迅速加入战斗,至28日拂晓,两个营占领了洞峙东北、西北和正北一线高地,发动两次攻击之后控制了1249高地。当晚9点左右,连长于才林在反冲击中受伤,姜庆云开始代理连长并指挥全连战斗。

鏖战至次日拂晓,他们奋勇杀敌300多人,缴获4门榴弹炮。剩余的美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往长津湖方向逃窜,姜庆云带领7连卡住敌人退路。这时,子弹快打完了,他让战士把牺牲战友的枪弹集中起来,又歼敌60余人,还抓获了24名俘虏。

这场战斗让不可一世的美军遭遇重创,包括北极熊团在内的5个营被歼灭。长津湖战役“尖刀连”连长李昌言曾对记者回忆,打仗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北极熊团,冲锋时有个战士发现了团旗,差点被后面赶来的炊事班拿去当屉布蒸高粱米。

1952年,姜庆云获得朝鲜颁发的荣誉勋章(柳安臣供图)

40人敢死队夜袭水门桥

40辆坦克在桥两侧布防

吃了败仗之后,美军在战机的掩护下撤离,被志愿军战士围追堵截。姜伟向记者解释一种战术叫做“包饺子”,志愿军想用“口袋”阵将美军一锅端了。然而,位于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的水门桥,是美军陆战1师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撤退的命门——如果关上这扇门,美军就成了“饺子”;如果通过这扇门,美军可以利用机械化的速度优势逃出生天。

1950年12月1日和4日,战友们曾奉命两次炸毁了水门桥,可是美军工程兵如有神助,一夜之间修建了钢木结构的桥梁,任坦克轰隆隆驶过也如履平地。

两次被炸桥的惨痛教训,让美军终于不敢轻敌,他们组织了一个有近40辆坦克的营队在水门桥两边排开布阵,加强火力,严防死守。

12月6日下午,尚有两个排建制的3营7连接到了第三次炸桥的任务。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只炸桥面还不行,这一次需要连同桥墩一起炸毁,让美军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人多目标大,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靶子”遭到扫射。升任连长的姜庆云临危受命,担任敢死队队长,带领一个加强排和一个重机枪班,他们大约40人,反穿着棉衣、背着炸药包,在夜色的掩护下,棉衣白色的内衬与皑皑冰雪融为一体。

刚刚穿插到位就投入战斗,此时,姜庆云他们已经断粮两天了,冻土豆都供应不上,只能抓一把雪解渴。

1955年,姜庆云被授予少校军衔

寒风在耳边呼啸,探照灯、照明弹之下,战士们无处遁形。在距离水门桥桥头大约40米的时候,敢死队被敌军发现,一梭子子弹飞来,3死4伤,紧随其后的是枪林弹雨。

姜庆云中弹受伤,昏迷不醒。在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中,他声如洪钟,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红了眼圈。他感叹自己命大,“要是一枪打到中间,我就完了”;同时,他为没能亲手炸毁水门桥而遗憾自责,“中了枪,失血太多,人无能为力呀”。

好在敢死队的战友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继续炸桥任务,将桥面连同基座一同炸毁。6天之内3炸水门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史上一个壮举。

但结果出乎意料,拥有世界一流后勤保障的美军,仅用不到两天,第三次修复了水门桥——他们从日本调来8套重达1吨的车辙桥组装件,奇迹般地修好了水门桥。

听完父亲的讲述,姜伟曾专门去查找水门桥的资料。那是一座架在长津湖上的单索道桥梁,全长只有8.8米,像水闸一样铺设了很多管道。他试着站在父亲的角度做战术分析,如果炸裂其中一根管道,整个桥面就会塌陷,正常情况下,美军的车辆、坦克就无法通过。

奈何遇到了在装备上敌我悬殊巨大的美军。

1950年12月9日,美军带着坦克、车队逃之夭夭,志愿军也几近弹尽粮绝。

姜庆云在世前,曾无不遗憾地说:“咱们如果有美军一半的装备,一半的后勤保障,真就给他‘包饺子’了!”

2020年10月,姜庆云佩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留念

连中两发子弹

留下8公分长的伤痕

炸水门桥是姜庆云戎马一生中受伤最重的一次,他中了两弹,大出血昏迷。因为是猫腰俯身前进,一颗子弹从他的右胳膊肘关节处贯穿射出,另一颗子弹从左肩锁骨射入,从肩胛骨下侧射出,带走了一些皮肉组织,血流如注。

姜伟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部队营房的澡堂子洗澡。给父亲搓背时,他看到父亲左肩胛骨的下方有一处深深的疤痕,右胳膊的肘关节处还有一个贯通伤,留下的枪眼清晰可辨。他试着用自己的手掌去丈量,伤痕触目惊心,留下大约8公分长的口子。

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父亲在长津湖战役中九死一生的印记。

谈及当年如何获救的经历,姜庆云曾向家人反复提起当年的卫生救护队队长王盛。姜庆云昏迷之后,再醒过来已经回到了后方医院。医护人员告诉他,王盛带领救护队穿过硝烟赶来营救,摸到他身上还有温度,先在现场做简单的止血包扎,然后用绳子将其捆绑紧之后连拖带拉地运下战场,将他从“鬼门关”里救了出来。

姜伟在部队做过指导员,率连队作战的时候曾用担架抬伤员,8个青壮年抬一副担架都很费劲。如此看来,朝鲜战场上天寒地冻,山高坡陡,夜间搬运伤员难度极大,用绳子拖运不失为良策。

2020年10月22日,姜伟全家聚在一起,为93周岁的父亲庆祝生日,同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父亲佩戴着刚刚颁发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眼含热泪,在生日宴席上感慨万千。

生日前夜,他思念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们,彻夜难眠。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新中国的安稳浴血奋战,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和战友最大的心愿就是活着回家,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睡个平稳觉,吃顿热乎饭。

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纪念日,当晚,姜庆云原本早早入睡,但在儿子的提醒下收看了央视的纪录片《冰血长津湖》。看完之后,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

他再次想起了自己的战友,用山东话向儿子念叨着:“当年参加长津湖战役,我去炸桥了,受伤了还活到今天。执行攻坚任务的三连可惨了,美军的火力太强了,咱们志愿军战士又太勇敢了,连长、指导员带头冲锋,在敌人密集的火力封锁之下牺牲了,100多人的连队只剩下16个人,其中一名排长带着其他15名战士继续冲锋,全连最后只留下了1个人。”

父亲能够在如此残酷的战争中幸存,在姜伟看来,得益于老爷子的睿智和细心,有几件小事一窥端倪。饿了几天,好不容易发了干粮,有的战士狼吞虎咽,父亲则细嚼慢咽,一辈子没得过胃病。急行军途中经常遇到2米多宽的河沟,在跨越水面时,前面的战士已将冰雪踏破,父亲紧随其后,总是飞快踩过,将脚下的水溅开,防止水打湿了鞋袜之后冻脚。这些衣食住行上的小事,恰恰看出了父亲的生活哲学。

1947年2月入伍,姜庆云接连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6年多杳无音讯。1953年,战争胜利后第一次回家,他的母亲喜极而泣,脱口而出“以为你牺牲了,家里在村头立了一个假坟堆,逢年过节都要去烧香祭拜”。他这才知道,一同参军的12个年轻人,只剩下他一人。

2021年3月18日,姜庆云突发脑溢血病逝,他走得很突然,还没来得及看当天的《解放军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曾经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上将惊闻噩耗,提笔写下了一幅挽词,“哭,二十七军老战友,志愿军老英雄:零下四十度血战长津湖,全歼北熊团庆云是先锋”。

姜伟说,父亲一生都非常知足,尽管经历了炮火的洗礼,留下了一身的伤痛,他依然觉得自己和牺牲在异乡的战友相比,已经多赚了71年。父亲生前曾经试图寻找救命恩人王盛或者其他战友,可是无从找起。

姜伟有些遗憾,如果父亲还在世,看到《长津湖》等抗美援朝的电影该有多好。

如今,《水门桥》即将上映,或许是巧合,姜庆云和吴京饰演的伍千里都是七连连长。姜伟坚定地说,他肯定要去看电影,说不定电影中就有父亲的影子,“看到这部电影,我想我可能会感觉到父亲又在我眼前,这对父亲是一个最好的怀念。”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封面深镜】所有,腾讯新闻享有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7

  • fm2095125 2022-02-02

    像他们致敬

  • fm2086566 2022-02-01

    辛苦了前辈

  • 嘉陵江1156680 2022-02-01

    向广大英烈致敬!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