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七月的成都平原,气温都带着灼人的戾气,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偶尔能看到一些打着赤膊、坐在街头的流浪乞讨者。
“你叫啥子?住在哪里?”成都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科长马继飞蹲在一位流浪乞讨者面前,关心询问。同行的救助站工作人员还有几位,他们穿着带有“成都救助”字样的马甲,在昭觉寺门口寻找流浪者,为他们送去一些夏季用品,并劝导他们进入救助站。
马继飞介绍,这次送去给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毛巾、矿泉水、花露水、口罩、面包以及避暑药物,“我们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去街上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后就及时进行劝导、救助。”
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情况
一些流浪乞讨者们不愿进入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们就只能耐心劝说。时间越靠近中午,日头下展开工作越困难,工作人员们满头大汗,短袖也被不断被汗水浸湿。
据悉,由成都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卫健委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开展街面联合督查行动,检查各地“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落实情况,并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救助和转介救助。
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夏季物资
针对近期成都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为做好酷暑期间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夏,市民政局已于6月19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部署各区(市)县民政部门牵头联动属地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并联合镇(街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关心关爱和救助工作,采取街头主动救助、流动救助、拉网式排查等有效方式,确保极端天气救助保障工作不留死角。
开展专项救助行动以来(自6月19日至8月31日),各镇(街道)每日组织工作力量对辖区主要街道、繁华商业区、劳务市场、车站地铁、银行自助服务区、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区域开展昼夜街面巡查摸排,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尽可能劝导、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到就近的救助管理机构内接受救助,对不愿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必要的饮品、食品、防暑降温药品和求助联系方式,并组织人员定期查看,做好救助台账记录。市救助站和各区(市)县救助机构对站内受助人员不同救助需求,妥善实施医疗救助、护送返乡、寻亲安置等分类救助,确保每一名流浪乞讨人员都得到悉心的生活照料和及时转介救助。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