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所有应用程序同步切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上网环境。从功能服务看,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央视)
“未成年人模式”尽管不是新概念,但是此前却并未被广泛提及。与之相较,大家更熟悉的其实是“青少年模式”。而需要厘清的是,“青少年模式”其实是相对于应用端而言的,比如说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游戏软件的青少年模式等等。而此次由权威部门主导发布的“未成年人模式”,则是相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而言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这是超越于个别的软件、网站、平台的一般性存在,可以视作网络生态内保护未成年人的一种通用性基础建设。
其实,从科学角度审视,未成年人特别是低年龄段儿童,是不适合过早、过多地接触移动互联网的。然而在现实中,“触网的低龄化”已然越发普遍,不少家长自己“放不下手机”,也习惯了“手机带娃”。于是乎,给个手机让孩子自己耍,就很了很多家庭的日常——“最好不给孩子玩手机”做不到,“至少打开青少年模式”也做得不好,在此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应运而生,为未成年人“有限使用手机”“受监护使用手机”,提供了另一种更为有效、便捷的实现路径。
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这就非常契合日常真实的使用场景,今后,家长们把手机给孩子之前,只需顺手点一下即可。从操作方式看,该模式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换个角度理解,这很像是给手机内各个App的青少年模式又设计了一个总开关。理论上,该系统都已经做到了如此的便利,家长们应该更愿使用、更好使用才是。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意识、责任心,与技术端的进步,理应是相辅相成的。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后者绝对无法成为前者的替代品。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发布之后,但愿所有的家长们,都能应知尽晓、用足用好,善用新工具,守护好自己的孩子。
评论 16
起步 2025-04-30 发表于四川
发布!我在看
河和山 2025-04-30 发表于四川
好东西要推广开来才行
那些花花 2025-04-30 发表于四川
家长们得好好利用这个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