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3-06 17:08 34604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为加快补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创新平台、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短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全团建议:呼吁从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意图。

全团建议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专章部署“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等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重点举措。三年来,川渝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重点突破,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优势互补,推动集群发展,协同联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对照目标定位,仍存在一些困难。”代表们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还存在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缺乏,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广度不够的短板。

对此,重庆代表团提出六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是支持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国家科技攻坚的“定海神针”。建议建设国家轻金属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未来科创园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中心等创新资源优先在成渝地区布局。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资料图

二是支持成渝地区与国家联合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按照 “四个面向”要求,跨学科、跨区域研究事关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战略整体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和持续性支撑。建议国家支持重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

三是支持高水平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布局。高水平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可以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加力。建议国家引导大型国企、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在成渝地区尤其是在重庆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料图

四是支持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大幅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可以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建议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在成渝地区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支持成渝地区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向重庆倾斜布局,促进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链条融通。

五是支持成渝地区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成渝地区研发创新需要,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形成结构合理、有机衔接、支撑有力的人才布局,对成渝地区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至关重要。建议国家在高水平人才引进路径、资源、信息等方面对成渝地区给予支持,支持成渝地区吸引海外人才,开展人才政策先行先试,推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六是支持成渝地区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引进亟需的国际创新资源弥补创新短板,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在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议国家支持重庆创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成渝地区高水平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