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穿上川剧行头
来自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12岁少年李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中国迷”,还亲切地将中国称作自己的 “第二故乡”。
今年3月,李昂开通了小红书账号,此后便陆续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和中国的“不解之缘”,如“我在冰岛,表演川剧变脸”“我是冰岛人,但很喜欢中文歌”“我在冰岛吃上了中国辣条”“我在冰岛,每天学汉语”…… 这些充满生活感的内容,收获了国内外网民的点赞与关注。
8月底,他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三次来到成都学习川剧变脸。近期,封面新闻记者与李昂取得联系,听他讲述了这份跨越山海的追逐与热爱。
“小中国迷”三赴成都学变脸
冰岛少年三赴成都学“变脸”
六年前,一部《功夫熊猫》为李昂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他也因此深陷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现在,12 岁的他已坚持学习中文六年,还跟着父母先后多次来到中国,走街串巷感受各地的人文风貌,“中国文化很神奇也很有美感,爸爸妈妈特别支持我,常带我来中国”。
而成都,正是他为追寻川剧变脸梦反复奔赴的 “文化驿站”。
在冰岛“汉语桥”海选中表演变脸
三年前,他第一次到成都时便被川剧变脸所吸引。“说时不迟那时不慢,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任随你远看近看、前看后看、紧看慢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便是好耍又新鲜”,川剧里的这段鲜活的唱词,恰如李昂对变脸艺术的直观感受。他仍记得当时的情景,“第一次看变脸我完全惊呆了,一张张彩色的脸一下子就变出来,好像有魔法一样” 。
正是这份震撼,让他开启了变脸技艺的学习之路。当然,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动作要快,还要和音乐配合好,不然就不好看”,这是李昂认为最大的挑战。起初他频繁失败,但凭借每日练习和老师指导,逐渐克服困难。
冰岛朋友圈惊现“中国魔术师”
如今,历经三年多的努力,李昂已能在舞台上娴熟演绎变脸。今年 7 月,李昂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一则川剧表演视频,这是他为哥哥的婚礼献上的专属表演。舞台上,他身着戏服、手持折扇,与台下金发碧眼的宾客形成鲜明视觉反差。当变脸标志性的音乐响起,他踏着节拍干净利落地完成每一次脸谱变换,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引得观众呼声连连。
在哥哥婚礼上表演变脸
据介绍,李昂在冰岛还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舞台,比如,中国驻冰岛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冰岛雷克雅未克等市政府举办的年度文化活动、冰岛大学北极光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冰岛本地小学的文艺汇演等。在他眼中,变脸是“神奇、快乐又充满惊喜的艺术”。他说,“每次表演都能给人惊喜,观众会笑、会鼓掌,这让我特别快乐。”
李昂会“变脸”这件事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可谓引起不小轰动。“朋友们知道后都很惊讶,觉得我特别厉害,因为在冰岛看不到这个。” 他回忆,朋友们称他像电影里的魔术师,每次看他变脸都格外兴奋,看完会大叫 “再来一次”,还会拍视频发社交平台,称赞他有 “神秘的中国技能”。
李昂练习书法
中文老师点赞鲜活的“文化使者”
李昂的中文老师是中国姑娘宋红龄,六年前初次在课堂上相遇时就对他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第一次上课,他听不懂中文,我也听不懂冰岛语,但他眼睛特别亮,写满真诚、好奇和热情,能感觉到他对中文的认真和执着。”
后来得知李昂不仅爱中文,还想学川剧变脸和功夫,她又十分感动:“川剧对中国孩子都有难度,可他毫不犹豫、满怀期待,过去三年每年都和父母不远万里来成都学习,特别难得,这也让我坚定了陪伴支持他的决心。”
李昂练习书法
在宋红龄眼里,李昂的成长是温暖深刻的文化交流故事。“他学中文、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又通过变脸触摸传统艺术脉搏。他不仅在课堂学语言,更走向舞台,用‘变脸’传递中国文化声音。对身边伙伴来说,李昂就是鲜活的中国文化使者,把中国魅力带去冰岛,也把世界关注引向中国。”
正如她所言,李昂用热爱与坚持,悄然搭建起跨越文化和地域的桥梁。而这,正是文化交流最美的模样——彼此照亮,共同成长。
(本文图片和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4
fm1234567 2025-09-23 发表于四川
也算是找到了认同价值
趴趴熊 2025-09-23 发表于四川
有点可爱
查无实据 2025-09-22
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