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出租屋又现摄像头,“反偷拍”不能只靠误打误撞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7-24 17:20 44571

蒋璟璟

太原警方发布通报,一名女租客于近日报案称在其租住的房屋内被人安装摄像头偷拍。经调查发现,房东王某某多次未经租住户允许,采取秘密方式进入他人住宅,安装设备进行偷拍,已涉嫌刑事犯罪。当事人称,出租屋房东是山西省文旅厅某处副处长王某某。(新京报)

以本案为样本,“偷拍”的现实存在形式与犯罪学归类,都有待重新评估。

作为一种相对长期的居住场所,出租屋给人的相对安全感较高,一般来说租户“反偷拍”的警惕心也较低。越是如此,被曝出“出租屋内摄像头”后,就越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在本案中,被偷拍的对象是4名女生,都是在读研究生或刚毕业的学生。在被发现的偷拍设备中,内有32G存储卡,已有4000多条偷拍视频。女性租户的个人私密生活画面,就这样成为了他人窥视、意淫的“爽片”。始作俑者的病态癖好,以受害者的立场看,堪称滔天罪恶。

若果真是房东是有意偷拍、精心筹划,租住人自然防不胜防。事实上,此次东窗事发,还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挪动家具”。若非如此,几名女生势必仍会继续蒙在鼓里。这也表明,就偷拍和“反偷拍”而言,施害者、受害者其实处于极不对等的攻防位置。前者暗地“使坏”,后者只能误打误撞。有需要追问的是,在出租屋等敏感场所,还有多少偷拍的摄像头?租户要如何清理排雷,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本案中,房东对于犯罪嫌疑矢口否认。真相到底如何,相信警方的调查将很快给出结论。而透过此事,我们实则有必要从宏观上重新评估“偷拍犯罪”的泛滥程度。越来越多案例表明,“偷拍”“窥私”作为一种精神、心理层面的病变,有此“好”者不在少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然没有谁值得相信、没有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当原本的信任关系彻底坍塌,房屋租赁、酒店住宿等业态,都将面临一个新的课题,也即要如何确保住户的利益,如何让住户确信自己不被偷拍?

乱象丛生也是变革之契机,一个发达的商业社会,有需求就当有供给。除了寄希望于法律惩戒的威慑,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普遍、更成熟、更廉价的安全解决方案,来提供专业化的“反偷拍”检测和排除。这是技术化服务,也是信用化背书。重建信任感与安全感,需要此类市场创新跟进!

评论 2

  • fm1136483 2020-07-25

    偷拍很不礼貌

  • 忘我1009759 2020-07-24

    现在偷窥狂太多了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