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用憨萌可爱的造型,将成都多元生活样貌与文物石犀结合的镇水神兽希希;用非遗的传统工艺银花丝,与文物元素的跨界融合的万福流云银花丝首饰……如今,当“博物馆热”成为常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文化创意产品则以不同的方式走入大众生活当中,成为城市新的“流量密码”。
镇水神兽石犀盲盒
3月13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第五届“这礼是成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举办首场全城路演活动,标志着本届大赛进入全新阶段。据介绍,活动以“成都生活,美好记忆”为主题,旨在深度挖掘成都城市文化底蕴,推动本土文化产业创新升级,联动产、学、研各界力量,共同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文创生态圈。
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人们的精神供给,其中博物馆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珍藏着从古至今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记忆。那么,历史文物元素如何与成都生活更好地结合?下一个文创“爆款”又在哪里呢?路演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多家博物馆的文博人亮相,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文创产品中蕴藏的异彩纷呈。
文创“爆款”背后
“一定是创新的,有鲜明的讲述角度”
走进位于天府广场旁的成都博物馆,来到馆内的文创区,摆在显眼位置的,自然有颇受文博迷追捧的镇水神兽希希。这款盲盒产品以“镇馆之宝”石犀作为创意基础,进行卡通化设计,又把犀牛角作为变化亮点,选取具有天府特色的元素——盖碗茶、火锅、变脸等进行展示,成为热卖的文创产品。而这款文创的诞生,正是来自这场文创大赛。
“大赛已经举办了四届,孵化了许多热卖的产品。”现场,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介绍了大赛的整体情况,表示在成都博物馆已成功举办四届大赛的基础上,这一次大赛由成都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共同打造,实现了全面提档升级,以彰显成都城市文化,塑造城市文创品牌。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
黄晓枫表示,大赛自启动以来,收到了超过6000件参赛作品,其中由大赛孵化出的镇水神兽石犀盲盒,仅在2023年的销售量就超过了2万件。黄晓枫也以石犀盲盒为例,阐述了她眼中文创产品“出圈”所要具备的因素。“它一定是创新的,有一个鲜明的讲述角度。石犀盲盒正是把传统、潮流与城市结合得非常好,这就是它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身处文博行业多年,又深度参与文创设计大赛之中,黄晓枫也感受到了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变化趋势。譬如,文创表情包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文创产品的落地也更多,更深入地融入了现代生活之中。
赛博朋克、美学设计……
看高校学生赋予古老文物年轻表达
靠着丑萌“出圈”的Q版马踏飞燕玩偶、以标志性文化要素为模型的雪糕……近几年,各大博物馆、旅游景区推出的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凭借独特的造型引得游人纷纷购买并晒图。同时,走红的文创产品,也扩大了文物和博物馆的影响力。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领导何红英看来,优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首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创新性,能够把背后的文化元素进行很好地转化。“博物馆做文创产品,其中很重要的意义,是对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传播。这种转化既有时代的气息,能够‘接地气’,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美学设计的观念。”而“出圈”的文创产品,能够增加受众与博物馆之间的黏性,增强城市的知名度,也能创造经济价值从而反哺博物馆。
路演现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千余名师生热情参与此次路演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交流热烈。这些“点子多多”的青年群体将借助专业视角与年轻创意,充分展现对成都文化的独到理解和时尚表达。其中,一位来自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曹洁表示,自己想用赛博朋克的风格,结合成都的城市文化和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设计出一套文创礼品。而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创与营销部负责人邱扬表示,高校学子的加入,也会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路演现场
“我希望看到融入更多的元素去表达金沙。做文创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看到金沙、三星堆,因为金器、青铜器比较多,做出来的产品就契合这些器物氛围感,金属产品比较多。我想这次大赛,可以提供一个从其他角度来表达金沙,表达成都文化的机会。”
本文图据成都博物馆
评论 14
剑阁县公安局驻杨村镇柏梓村第一 2024-06-20 发表于四川
好
不会游泳的鱼儿 2024-03-14 发表于四川
让古老文物走进日常生活,赞一个!
李泽机 2024-03-14 发表于四川
打造文创爆款,从了解历史开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