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雷远东 王越欣 王祥龙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诗歌和田园,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10月25日,参加四川乐至县第四届田园诗会暨第二届中国(乐至)田园诗歌大赛的嘉宾,走进乐至县。田园之中,村民们一边挖红薯,一边唱起《薅草歌》。诗人们纷纷掏出手机,驻足拍摄。
“见草就把它薅掉,苗壮粮食收成多……”领唱蒋秀芳,今年68岁,中气十足。她的公婆是老党员,在大队担任妇女主任。从公婆那里,爱唱爱跳的蒋秀芳学会了《薅草歌》等。
2014年,金顺镇开展农村文艺调演,人们推荐蒋秀芳上台演出,她的《薅草歌》受到相关专家的青睐,之后即被列为乐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又被资阳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诗歌大赛获奖者姚德权来自大连,这是他第一次到乐至。“《薅草歌》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也来自农村,歌很贴近生活,一下就有代入感了。”
姚德权是一名园林景观设计师,此次参赛,他全靠从网上了解乐至。“因为第一届影响很大,我就从网上了解了乐至,参加了比赛。”姚德权说,“今天看了东山镇和劳动镇,听了《薅草歌》,感觉比我心中的乐至更好,田园之中充满诗歌的意境。”
著名诗人、重庆市渝北区作协副主席金铃子,已是第三次到乐至,她同样对《薅草歌》印象深刻。“乐至人民把在田园中的劳动,变得充满仪式感。”金铃子说,在乐至,自己感受到一冷一热。“冷是那种宁静,让人心安的宁静,我看到很多老师在劳作田间旁留下的墨宝,写得非常好。热是这里的热情,让我也很想写一首!”
“诗歌和田园,一定是非常搭的。离开了田园的诗歌,没有露水、桑叶、蝉鸣,当然比不上田园中的诗歌!”金铃子说。
评论 2
fm1001086 2020-10-25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fm1001086 2020-10-2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