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海报制作:苏佳馨
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新人扎堆领证的浪漫日子。今年成都“520”婚姻登记预约量达2684对,“521”预约量2277对,较往年有所增长。成都市民政局数据显示,自5月10日实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政后,异地户籍新人领证更便捷,进一步推高了登记热情。截至17时30分,全市已办理结婚登记5082对。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新人在拍照。封面新闻杨涛 摄
当天,成都锦江区、成华区等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队,不少新人凌晨便到场等候,用红本本定格爱情。现场许多新人手持鲜花、头戴白纱,甚至自带摄影师跟拍,将登记仪式变成“小型婚礼”。
LOVE
凌晨排队、化妆赶场:
“00后”主力新人把仪式感拉满
“5月20日零点过,第一对新人已经来到现场排队。”曹彪告诉记者,8点半正式开放后,合江亭婚姻登记处仅1小时就办理了50对结婚登记。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520”登记小高峰,合江亭婚姻登记处在原本的预约基础上加开30对,预约名额依旧是一抢而空。
成华区二仙桥公园婚姻登记处,新人正在拍照留念。 赵紫萱 摄
另一边,成华区二仙桥公园婚姻登记处同样火爆,周女士和龙先生早上8点抵达现场,一人排队,一人抓紧时间化妆做造型。“今天日子特别,必须精致!”周女士笑着说。
记者现场走访看到,为了在当天更好“出片” ,不少新人除了邀请摄影师和化妆师到达现场,他们还自备鲜花、大型“结婚证”、婚书、红双喜字等道具拍照。从汉服到新中式礼裙,再到西式婚纱,各种新娘妆造层出不穷。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新人在拍照。封面新闻杨涛 摄
LOVE
登记现场分享爱情故事
从校园到婚姻,他们既是同窗也是爱人
在登记现场,多对新人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成都成华区二仙桥公园婚姻登记处,周女士和龙先生接受记者采访。 赵紫萱 摄
周女士和龙先生是大学同学,同为体育生的他们因训练结缘。“我练健美操,他练跳水,朋友总开玩笑撮合我们,没想到真走到了一起。”如今,两人都在成都当体育老师,“520”当天他们特意请了半天假领证,“今天我们来领证,同事们都知道,也给我们送上了祝福。下午会回去给学生和同事们发喜糖”。
在合江亭领证的石女士和徐先生更是“双喜临门”——当天不仅是“520”,还是石女士的生日。“我们恋爱8年,特意选这个对称日领证,寓意圆满。”石女士说。
“即便在一起这么久,每天还是充满新鲜感。”徐先生说。谈及未来,两对情侣不约而同提到“经营小家”的计划:周女士和龙先生打算“努力工作,携手幸福”,石女士则期待“在成都扎根,过上平凡却温暖的日子”。
LOVE
新政“减负”更加便捷
全国通办省去年轻人“户口本烦恼”
“我们是湖北人,现在在成都定居。本来领证结婚还要麻烦家人把户口本寄过来,现在实行全国通办,对于我们跨省领证来说就很方便!”赵女士和俞先生感慨。
在锦江区合江亭婚姻登记处,赵女士和俞先生接受记者采访。 赵紫萱 摄
今年婚姻登记的一大变化是“全国通办”政策的实施。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可凭身份证办理,无需再提供户口本。曹彪告诉记者,新政实施后,跨区域登记的新人数量增加,这不仅让很多外省到成都的年轻人省去来回取户口本的麻烦,也加快了登记员们婚登的速度。
LOVE
集体婚礼、相亲大会、婚服体验
成都婚姻登记处甜度超标
为了迎接新政后的首个“520”,满足年轻人的仪式感,成都的各个婚姻登记处也给新人准备了各种活动。
成华区东八区影视文创园活动现场,两位演员展示80年代的婚服造型。 赵紫萱 摄
成华区在东八区影视文创园开展了相亲交友活动,三十多位园区的单身青年相聚一起,开展互动游戏;在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20对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无人机携带“简约文明婚俗文明新风”卷轴飞临现场,新人们共同签署《简约文明婚俗承诺书》;在金牛区政务中心婚姻登记处,6对身着传统中式婚服的新人在众人的见证下,步入婚姻殿堂,开启人生新旅程。
金牛区举办中式集体婚礼,6对新人身穿传统婚服领证。成都市民政局供图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520”和“521”当天,成都各婚姻登记处都将增派人手,制定应急预案,迎接领证高峰,做到应办尽办,为新人们提供更好的体验感和仪式感。
评论 15
爱吃甜甜圈 2025-05-21 发表于四川
幸福
fm1906641 2025-05-21 发表于四川
好
fm499530 2025-05-21 发表于四川
形式大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