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新津县宣传部供图
川报观察记者 边钰 裴蕾
“江阳旧俗敬端阳,龙舟竞渡江之滂。已欣永日恣游戏,更兼细雨生微凉。五龙青红黄白黑,昂首竖髧扬鬐翼。奔电追风跃且鸣,击汰冲波横复直。”
只要有江河湖的地方,端午节就会有龙舟竞渡。四川是赛龙舟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明代杨慎曾两次题咏四川泸州(古称“江阳”)的龙舟竞渡。在《竞渡曲》和《竞渡浪系三言》中,再现了当时的竞渡盛况:参赛的龙船众多,至少有青、红、黄、白、黑五色,千桡百桨,煞是壮观。参赛队员以船工、水手为主。
如今,四川龙舟逐渐由民俗发展开来,形成传统龙舟和竞技龙舟两大类。传统龙舟文化通过一年一度的青神端午龙舟节、新津端午龙舟会等赛会活动得到传承。竞技龙舟则瞄准赛事路线,走出眉山启明星龙舟队,在国内外赛事中屡屡得奖。
“抢鸭大战”纪念苏东坡
端午划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在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龙舟节却因苏东坡和王弗的爱情而生。
6月16日,瑞峰龙舟文化传承人陈学冬起了个大早,忙着筹备一年一度的青神端午龙舟节。
青神端午龙舟节每年于瑞峰镇岷江河畔举办,相传起源于北宋。当时,在中岩读书的苏东坡,与瑞峰岷江对岸王家大院的王弗联姻。农历五月十五,王家组织了船队到中岩寺迎接东坡过江完婚。主船头按时俗特别陈列了三牲头肉和活鸡鸭鹅,求吉祈安。未料船到江心,被锣鼓声惊到的鸭子竟破筐飞入江中逃窜。划船水手们跃水而下捉拿逃鸭。人追鸭,鸭钻水,苏东坡脱口吟道:“趣趣趣,人鸭竞技,搅起千堆玉。良辰美景增惬意。”
鸭钻水,人抢鸭,端午民俗乐趣多 青神宣传部提供
从此,当地人为了纪念苏王结婚之喜,就将原来农历五月初五的端阳划龙舟风俗改在五月十五举行,活动中加进“抢鸭子”内容,沿袭至今。
青神龙舟节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短暂停办,后于1984年恢复。
除了赛龙舟、抢鸭子,他们还在充满气、抹上青油的猪小肚底部拴上一条重七余斤的乌鱼,放在江中供水手抢夺。“抹上了青油的鱼和猪小肚都很滑,水手不易逮住,岸上群众看得又急又笑。”
水手抢鸭忙 青神宣传部提供
青神宣传部提供
当下,龙舟节内容越发丰富,增加了鸡公车迎娶新娘、牛灯、舞狮、耍龙、拉旱船、踩高跷、放河灯等。
龙舟之乡传承创新并举
6月16日下午,成都市新津县羊马河上,蒋志全坐在船头,和桨手进行日常训练。在过去40余年里,制船、做舵手、当龙舟教练,66岁的他和新津龙舟紧密相连。
作为“龙舟之乡”,新津端午龙舟会历史悠久,最早的记录源于清道光版《新津县志》:“五月五日包角黍,悬剑蒲艾虎于门,饮雄黄酒,城南竞渡。”那时,每逢端午节,新津都要举行龙舟竞渡,各龙舟队由乡绅与各行业捐资组队。
新津县宣传部供图
1980年后,除了传统趣味活动,新津龙舟会还有水上烟花、表演船吐火喷烟等,吸引万人观看。那一年,蒋志全开始学制龙舟,并在1981年到1988年期间,每年带着自己制造的龙舟参加赛会,“不仅自己拿奖,凡是用我制作船只参赛的队伍,都进入了前三!”说起往事,蒋志全满脸自豪。
现在参赛的龙舟船身长度在15米左右,而1983年,蒋志全却制作了长27米的龙舟,“可容纳60位桨手”。
除了有赛前祭祀、赛中抢红布、搏浪擒鸭等传统,女子高空跳伞、技巧滑水等现代文艺体育表演如今也被加入龙舟会。
2009年,新津端午龙舟会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渐渐按照体育赛事的标准设置了航道,龙舟也统一打造,蒋志全在这波浪潮也转身当起龙舟教练。
从民俗到竞技
在眉山市启明星龙舟队的主教练罗淳看来,“龙舟竞渡”的发扬,与其自身的竞技性、表演性、观赏性、群众性不无关系,选手们的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契合当代体育精神。
在四川,还有宜宾长宁龙舟节、内江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等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中断的赛龙舟活动,近年来,纷纷在各地重新恢复。比如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四川·遂宁站)就在遂宁观音湖举行。因涪江水运发达,遂宁汉代便通舟楫。千百年来,龙舟,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邻里乡亲的感情纽带。1988年之后,因安全等因素,遂宁涪江上一年一度的龙舟中断。阔别30年后,龙船游江、龙舟速划……那些记忆中的龙舟情怀通过体育竞技再度回归。
新津的孩子们体验龙舟文化 裴蕾 摄
从民俗到竞技,龙舟的内涵不断丰富。这些变化,被罗淳收入眼中。小时候,罗淳最盼望的节日就是端午,能和朋友守在河边,看父辈们竞渡。没想到有一天,划龙舟成了他的主职。2017年,眉山启明星龙舟队成立,并成立了我省首个龙舟职业俱乐部。罗淳带着这支年轻的战队很快崭露头角,在2018年第27届瑞士艾格利萨国际龙舟邀请赛、2019中华龙舟大赛福建•福州站、2019年“一带一路”立陶宛国际龙舟节等国内外赛事上多次拿下前三。
本文刊于6月19日四川日报第9版、文化副刊《天府周末》版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