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当地时间8月4日傍晚6时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仓库区发生巨大爆炸,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至少135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约30万人流离失所。
贝鲁特省长马尔万·阿布德将这次事故比作贝鲁特的“广岛时刻”。
围绕事故的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有黎巴嫩政府官员指出,可能是由于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700多吨硝酸铵。
硝酸铵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危险特性?如何做好硝酸铵的风险管控?针对这些问题,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副总工程师郝军。
8月6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拍摄的爆炸现场。图据新华社
“目前的状态
和推测的2700多吨硝酸铵爆炸相吻合”
贝鲁特是黎巴嫩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此次爆炸地点贝鲁特港口就是黎巴嫩主要港口之一。资料显示,贝鲁特港现有集装箱及集散货码头14个,承担着黎巴嫩八成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量。
这起悲剧造成的巨大影响是毋庸质疑的。贝鲁特省省长马尔万·阿布德表示,贝鲁特市半数以上区域受爆炸冲击,多达30万人的住房受损,经济损失预计超过30亿美元;有爆炸目击者形容整座城下起“碎玻璃雨”;封面新闻记者连线的一名贝鲁特汉语教师表示爆炸时,自己在距离爆炸港口15公里的家中也能听见“巨响”。另外,从卫星图看,爆炸发生后港口出现了一个直径约140m的大坑……
“如果真是2700多吨硝酸铵爆炸,从它的爆炸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来讲,那和目前我们看到的状态和结果,应该是相吻合的。”郝军对记者说,“现场的硝酸铵若如媒体报道所说堆砌在库房里,那就很集中了。一旦爆炸,所有硝酸铵都会在一瞬间爆炸。”
前述贝鲁特汉语教师曾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爆炸后的一段时间内,事故现场产生了一些刺激性气体,“有人当时在(爆炸)现场,吸进了这些气体,然后出现了咳嗽的症状。”
“硝酸铵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分解反应,现实中硝酸铵爆炸的化学反应是很复杂的,会产生氨气、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会对人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郝军解释道。
硝酸铵是什么?
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典型的事故?
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介绍,硝酸铵是一种无色无臭的透明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主要用作肥料和军用炸药,也可用于生产杀虫剂、冷冻剂、氧化氮吸收剂、笑气、烟火等。
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硝酸铵典型事故。资料显示,2013年4月,美国德克萨斯州韦科市韦斯特化肥厂发生爆炸,造成15人死亡,260人受伤,150多座建筑受损。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波及方圆80公里,爆炸的强度相当于2.1级地震。而该化肥厂在事故发生时约存有240吨硝酸铵和50吨无水氨,危险品储量超过政府规定上报最低限量的1350倍,却没有按照要求上报。
2001年9月,位于法国西南部工业重镇图卢兹市的AZF化工厂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31人死亡,2500多人受伤。据调查,爆炸发生于AZF工厂221号仓库,当时仓库内有300吨硝酸铵,并与500公斤二氯异氰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主要用作消毒剂)混合存放,因散热不良、局部过热,最终导致猛烈爆炸。
敲响事故警钟
专家:远离火种控制仓库储存量
“其实硝酸铵本身的钝感很强,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常温常态下并不容易爆炸。”郝军说,“但它的危险特性在于不耐高温。从化学反应来看,基本上160℃就开始分解,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剧。”
“这些事故给我们一些教训,就是如何做好硝酸铵的储存、运输、包装。那么,监管就要从它的危险特性出发。”郝军强调,“在风险管控方面,一是生产上避免高温,储存上避免火源,防止高温分解爆炸。二是在控制能量上,严禁超量存储,严禁和其他易燃物品混放。三是硝酸铵具有一定的钝感,严禁与爆炸物进行混放,这样还是能够保证安全的。”
据悉,在我国,硝酸铵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被列入了2010年发布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以及2020年5月应急管理部等四部门发布的《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版)》。2019年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中,也明确要排查硝酸铵的特殊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并附有单独的检查表,明确了十方面检查重点内容。
此前,国务院安委会曾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记者注意到,硝酸铵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情况被纳入整治重点。
评论 8
东门外 2020-08-08
哦哦
东门外 2020-08-08
哦
东门外 2020-08-08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