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望江楼码头,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码头(下)

封面新闻 2018-04-05 12:51 31793

1943年,成都南河上的码头。威廉·迪拜 摄

民国时期,四川成都,锦江万里桥下,老百姓洗苎麻。

1908年8月24日,成都东门九眼桥。威尔逊 摄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估客晚来凝望处,梨花沽酒趁青旗

我们回头再来说说野渡。

关于野渡的诗句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唐朝诗人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一诗中写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了。

朱申鑿和朱让栩笔下的霁(jì)川野渡,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的胡开全先生认为,具体位置不可考,应在当时的成都城外东南方向。

霁,是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意思。霁川,胡开全认为应该是晴川之意。

唐朝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即指太阳照耀下的江水。

那么,回到霁川野渡的景象中,两任蜀王所说的霁川,有可能是特指锦江流到成都郊外时,有一处地势平缓、江面开阔的地方,那里没有桥梁,但由于两岸往来的行人较多,遂自发形成了一个渡口。

从两任蜀王的《霁川野渡》诗来看,这个渡口并无偏远、人迹稀少的感觉,而是地处村野的渡口,为与商业繁华的城市渡口相区别,故称野渡。

两首《霁川野渡》,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个野渡的发展变化。

朱申鑿的眼里,这个野渡呈现出的景色是很美丽的:“况值沉沉红日晚,正当渺渺碧天秋。”太阳要下山了,但天空仍然碧蓝,一派秋高气爽的感觉。

不过,野渡太小,只有一艘小舟,为北来南去的行人提供往来运输而已。

这一艘小舟,由于往返两岸的时间较长,难以满足行人渡河的需要,使得“行人待渡立沙头”。

在这些行人中,除去当地人外,还有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的旅客。旅客牵着“羸马”,在河面上逐渐升腾起的白色雾气中,静静地等待着渡船的到来。

这样的意境,不由得让人想起元朝著名大戏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道西风瘦马”,不得不让人怀疑朱申鑿的“白烟隔岸停羸马”,就是借鉴马致远而来的。

时隔近半世纪后,朱申鑿的孙子朱让栩也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繁荣的景象。

这里有了“红亭”,渡船也换成了大船,有“棹”(长的船桨)、“桡”(船桨)。如果还是小船,是用不着船桨的,一根竹竿即可。

在朱申鑿的《霁川野渡》诗中,“北来南去何时歇”,表明当时这里还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野渡,旅客眼看天要黑了,还找不到歇息的地方,不禁惆怅满怀。

但不到半个世纪,旅客如果再次来到这里,就不用发愁了,因为岸边有了餐饮业,甚至开起了酒店,门口挂着表示有酒可喝的青旗。

“估客晚来凝望处”,店老板看到天气晚了客人还没来,不由得把眼睛往渡口的方向充满希望地凝望着。

“梨花沽酒趁青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杭州春望》诗中的“青旗沽酒趁梨花”。很显然,朱让栩是把白居易这句诗做了小修改,用在这里倒也照样贴切、自然。

胡开全说,两任蜀王的《霁川野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经济进步情况,尤其是到了朱让栩所在的时代,成都人可以放慢脚步品味诗意的生活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展,两任蜀王笔下的霁川野渡,逐渐消逝,其所代表的锦城十景中的一大景致,再也难觅踪迹,实在令人遗憾。

(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