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传承与守护 “千年宝贝”翠云廊古柏与人的生生不息丨新春走基层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2-07 17:03 74852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摄影报道

新春临近,58岁的刘高华越发忙碌起来。2月1日一早,他拿着一本蓝色登记簿,走进翠云廊景区,开启了一天的巡护监管工作。

一路上,刘高华不仅捡拾掉落的树叶,检查是否有松毛虫卵;还细致地观察着树干裂口是否变大,防火设施、避雷设施、标识标牌有无损坏,树干支撑架有没有倾斜……每个细节,刘高华都不放过。

刘高华观察测量树干裂口

2023年,剑阁县建立了“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群众+一名专家+一名护林员+一名监督员”的“一树一专班”古柏管护体系,形成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在此基础上,又以古柏保护重点区域为划分,设置了西线、南线、北线和翠云廊景区4名巡护监管员,刘高华就是4名巡护监管员之一。

细心呵护

“他们就像我的孩子”

“前段时间,特别担心大风天气,对古柏造成影响,每天要来看好几次。”刘高华说,这些上千年的古柏,是最珍贵的宝贝,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巡护时,碰巧遇到有游客举着手机凑近古柏拍照,刘高华赶紧凑向前,笑着提醒道,“可以拍照,但千万不要用手摸扯树皮哈,树皮是古柏的保护膜,就像我们的人脸一样。”

刘高华在翠云廊开展巡护监管工作

巡护一圈下来,已接近中午时分,尽管天气寒冷,刘高华的额头已冒出汗珠。巡护结束,他认真地在《翠云廊古柏群文物巡查登记簿》上记录着当天的巡查的内容,“整体生长势正常,无人为干扰损坏,围栏设施20处、保护牌208个,支撑和加固设施9处……”

刘高华说,像这样的巡护每天至少要进行3次,白天巡护完了,晚上夜班工作人员还要值守。

“跟这些古柏朝夕相处,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害怕他们生病,又害怕他们受到伤害,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望着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柏,刘高华饱含深情地说,“希望通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将这些千年宝贝保护好,让后人也能看到这些珍宝!”

守护成长

“私人订制”保护环境

冬季是森林防灭火关键时期,这段时间,也是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小红最忙碌的时候,现场监督、日常巡护、规划体检,尤其是森林防灭火,是他盯得最紧的事情。“冬季保护古柏更需要格外小心谨慎,我一周要在蜀道沿线跑几趟。”

路口设立的“古柏保护八不准”标牌

2月1日,李小红走进位于剑阁县汉阳镇的望阳山,检查应急储水设备。记者跟随他的脚步,一同前往。在入口处,一块“古柏保护八不准”蓝色标牌格外醒目,标牌上写着:不准损坏砍伐古柏;不准在古柏保护区内用火;不准在古柏树下点烛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准在古柏树下堆放垃圾……

沿着望阳山的石梯向上至半山腰,一个银灰色的方形储水罐映入眼帘,上面张贴着“古柏防火专用”几个绿色大字。

李小红查看储水设备

“去年11月份,我们在蜀道沿线乡镇,专门建了10个这样的应急储水设备,同时还配备了消防水泵和消防水带,主要用于森林防灭火和旱季时抗旱保水。”说罢,李小红走近储水罐,用手敲了敲罐身,便顺着扶梯爬上罐顶,打开盖子确认水是装满的之后,径直走到罐身的左边,检查起水泵。

蜀道古柏认养牌

“像这样的储水设备,一共规划了32个。”据李小红介绍,为守护绿色“长城”,当地除了建立了“一树一专班”古柏管护体系,针对性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还积极开展古柏认养活动,多元募集社会资金参与古柏日常养护和复壮救护,让蜀道古柏在“私人订制”的保护环境中健康生长。截至目前,累计认养古柏130株,募集社会资金240余万元。

出台措施

谋划古柏保护“九件大事”

1月30日,广元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明确提出,各县区每5年至少开展一次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每10年至少开展一次古树名木的普查,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未经认定和公布的古树名木资源信息。

《十九条措施》从摸清资源本底、提升管护水平、落实保护行动、推进合理利用、健全保护机制、强化保护责任、落实保障措施7方面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了规定。

剑阁境内蜀道全长151公里,贯穿9个乡镇。现存有古树名木7803株,其中蜀道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是存世最早、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人工栽植的行道树群,被誉为“蜀道奇观”“森林活化石”。

被支撑保护起来的古柏

如何有力、有序、高效推进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利用?

据李小红介绍,剑阁县围绕古柏保护谋划了“九件大事”:即开展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大普查”行动,编制《剑阁县蜀翠云廊古柏保护规划(2024—2033年)》,制定古柏保护县级地方标准,建立健全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法治体系,建立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1+4”智慧管护体系,成立全国首个古柏保护专项基金,编制《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综合防护应急预案》等,通过分阶段、分步骤全力推进实施。

“目前,我们正在筹备成立蜀道古柏保护管理局,规划打造剑门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建成后既能进行文化展示、智慧监测、还是一个微型打卡点。”李小红说。

评论 4

  • 老喻说酒 2024-02-08 发表于四川

    一直是热点

  • fm2082462 2024-02-07 发表于四川

  • 芮雯雯雯 2024-02-07 发表于四川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