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家公园的司法服务保障?这里有一份来自川、陕、甘三省的经验解读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10-19 17:21 72891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今年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两周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川、陕、甘三省,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包含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山系,由北向南依次展布,融合了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也是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重要领域,司法服务保障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何建设?

10月19日,记者获悉,在此前召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上,川、陕、甘三省法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交流,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三省司法守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新发展。

2021年2月,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集中管辖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相关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恢复性司法执行案件,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全要素一体化保护。除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外,此前还先后在成都崇州、绵阳北川等地设立7个巡回法庭,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专门化司法保护。去年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782件,审结738件。其中,刑事案件257件520人,民事案件339件,行政案件142件,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170件,判决义务人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资金2058.0676万元。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提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三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目标,决定了“一园三治”必然存在保护“盲点”和“死角”,加大三省法院司法协同力度势在必行。今年7月,川、陕、甘三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先后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施行。9月,最高法院推动成立了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机制的建立,合作的深化,必将进一步深挖协同保护潜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形成强大的跨省域司法保障合力。

“我们以整体保护‘强协同’为抓手,塑造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格局。”据陕西高院副院长巩富文介绍,此前,陕西高院会同四川、甘肃等10省高级法院联合签署了《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有力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宝鸡市太白县法院成立大熊猫生态保护法庭,并在陕西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桃川管护站、太白河管护站、白云管护站设立相应巡回审判联系点,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

与此同时,甘肃高院副院长唐斌说,甘肃省陇南中院在白龙江流域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陇南片区法庭、裕河自然保护区片区法庭,加强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保护的力度。值得一提的是,白龙江林区法院在自然保护区设立“司法保护生态修复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惩治、修复、联防、教育”功能,将生态修复基地打造成为保障国家公园生态修复责任落实的主阵地。甘肃法院为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一系列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国土生态的安全,稳固了各类物种的繁衍种群。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上,川、陕、甘三省高院签订了《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共同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作机制的原则理念、协作目标、工作机制、协作内容,从共同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审判工作指引,并对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环境司法专门化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当天,川、陕、甘相关基层法院还签订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协议》,提出在跨域立案、案件审判、调阅档案等涉审执事务方面的协助配合,并对共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保护联合宣传等工作机制达成一致。

评论 2

  • 说个正事 2023-10-22 发表于四川

    保护野生动物

  • 温柔的胖哥 2023-10-22 发表于四川

    共同研究合理保护生态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