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一生诠释人与自然的真谛!成博工作者追忆珍·古道尔:85岁来成都演讲仍激情澎湃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02 16:41 117713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她是享誉世界的动物行为学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更是“课本上的传奇人物”……提起珍·古道尔,你脑海中是否已经浮现曾出现在教科书上的照片?

珍·古道尔做客成都博物馆

当地时间10月1日,珍·古道尔研究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研究所创始人珍·古道尔因自然原因去世,当时她正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美国巡回演讲。

作为多次出现在科学、生物、英语教科书上的人物,珍·古道尔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是首位在坦桑尼亚观察到黑猩猩行为与人类相似的科学家。60多年前,珍·古道尔深入非洲丛林研究黑猩猩,改写了“人类”的定义。而在年暮时,她仍保持对动物的热爱,奔走于各地举办讲座,身体力行呼吁环保。其中,在2019年11月,珍·古道尔曾来到四川,在成都博物馆以《人与自然:和谐与未来》为题,从儿时的经历入手,与观众分享她如何走向非洲观察大猩猩,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珍·古道尔做客成都博物馆

“当时珍·古道尔已经85岁高龄了,但她的状态非常好。从她来到成都博物馆直至离开,全程都是充满激情的状态。”回忆起当时的景象,成都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周询仍觉得历历在目。她提到这场讲座的缘起,由珍·古道尔创立的环境教育项目“根与芽”遍布数十个国家,在不同城市都有设立,意在鼓励全球的年轻人关注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时,珍·古道尔来到成都“根与芽”参与活动时,受到成都博物馆的邀请,于是有了这一场讲座的举行。

在讲座开始前半个小时,能够容纳500余人的成博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多位观众处于候选席位……提到当时火爆的现场气氛,周询也是感慨不已,她表示,平时成博的讲座一般只会开放350个座位,但当时为了能让更多的观众能见到珍·古道尔一面,成博开放了一楼和二楼的所有座位,全场500个座位全部坐满。“在场馆外,还有站了不少等待候补名额的观众。由此可见,珍·古道尔在我们普通民众的心目当中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珍·古道尔做客成都博物馆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珍·古道尔精神矍铄,始终站得笔直,她回忆了自己童年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更分享了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而成都观众的热情,也感染了这位当时已过耄耋之年,仍汲汲奔走于世界各地呼吁保护环境的老者。“珍·古道尔跟观众的整个互动过程始终充满了激情,我们真的是很受触动。当时已经高龄的她跋涉千里到成都来,还能够保持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确实是很让人动容。正如新闻报道的那样,她直到去世都是工作到了最后一天,让我们为之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珍·古道尔来到成都博物馆的那一年,恰好《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在馆中开启,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个自然类常设展览,展出300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标本,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时珍·古道尔演讲的主题,跟我们展览想要传递的观念不谋而合,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她未能仔细观展。但我们开展以来,与成都‘根与芽’合作了许多活动,主要是关于环境教育领域。”

采访的最后,周询提起,珍·古道尔的出现,深深影响了在环境、生物、教育等领域的从业者。“也许不少人选择生物学、动物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可能都是因为小的时候看过珍·古道尔的纪录片,看到她跟大猩猩的交流,才意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和重要的。所以说,珍·古道尔的一生,是真正做到了把她关于人和环境的思考,以及她对动物的认知,传递给更多的人去理解感受。”

图据成都博物馆

评论 1

  • 屋顶榭寄生 2025-10-02 发表于四川

    传奇的一生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