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两仕杭州,有幸互相遇见|寻路东坡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2-16 10:14 224767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刘可欣 邓景轩 浙江杭州报道

老杭州人都知道,西湖岸边一路前行,沿三台山往灵隐天竺方向,有一条偏僻的山径,这是赤山埠与茅家埠之间的一条小岭,因种大麦得名“大麦岭”。当年文人游湖后再去天竺,必经此路。

大麦岭题记

拾阶而上,围栏之旁,伫立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旁边是已经观之模糊的石刻,仔细辨别,题有:“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几个大字。这是北宋元祐年间,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的苏轼,留下的“到此一游”,也是目前杭州城内唯一可信的苏轼题记原物。

苏轼曾于熙宁年间和元祐年间,两至杭州为官,中间隔着将近20年的光阴,事迹、心境截然不同。第一次仕杭,他担任通判一职,并无实权,将一腔政治热情倾覆杭州山水。第二次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手握实权,他励精图治,两年间几乎日夜工作于西湖之畔,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2月上旬,正是春寒料峭时。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杭州市苏东坡文化研究会发起人谌卫军,分别接受了封面新闻“寻路东坡”杭州采访组的专访。在烟雨朦胧的西湖边上,我们聆听了这位北宋文豪与杭州的两段深沉的情缘。

杭州与苏轼,他们有幸互相遇见了彼此。

杭州苏东坡纪念馆苏轼雕像

初仕杭州:正式登上北宋词坛


王安石变法,苏轼对一部分政策是极度不认可的。王安石让御史参了苏轼的过失,无奈之下,苏轼便自请外放,避开朝政争端。熙宁四年,苏轼至杭州任通判。通判一职,虽然也是州府长官,但主要负责一州之内粮运、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并无实际大权,他的上级是太守陈襄。幸运的是,两人政见相合,一见如故,和谐的“上班氛围”,也是苏轼这次任职杭州时惬意自如的原因之一。

30多岁,正值壮年,心中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在苦闷之时遇见了杭州的东南名胜,彼时的苏轼是幸运的。虽有苦闷,但美妻在旁,次子苏迨刚出生不久,家庭和美,同僚朋友众多,杭州繁华的风景浸润着他的身心。

“人人只识得黄州惠州与儋州,但在苏轼人生两次重大的转折点上,他都遇见了杭州。”潘沧桑说道。

由是,出任杭州的苏轼留下了无数美篇。今天我们熟知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诸句,皆作于此时。

还有一重要例证,是目前可考的东坡词,始作于杭州。“苏轼第一次写词,是他第一次到任杭州时。这说明了一件事,他在这里的生活,是非常惬意舒适的。”

词乃小道、“诗余”,虽然如今,宋代文学以词称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北宋士子心中,词是文人间的游戏,仕途大道,无人以词闻名,因此乃有“奉旨填词”的柳永,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正因如此,没有些闲情雅趣,谁去写词?是谓“余事作词人”。

于是在杭州,苏轼拿起他早已娴熟的诗笔,正式登上了北宋词坛。此后余生,颠沛流离,每一个或得意或失意的时期,总有一首词能抒东坡怀,慰今人意。

依稀可见的石刻

据材料显示,这一时期,苏轼词作约40首,可以说是“试笔”,但是彼时已经名震文坛的苏轼哪怕只是初尝词作,也已经展示出以诗入词的老道与境界的广阔,为后期密州、黄州等文学巅峰定下了极高的基调。

杭州的山水皆柔软。山不高,尤为平易近人,水至清,特别沁人心脾。苏轼行走在西湖之畔,衔觞赋诗,登山漫游,访古刹、览山河柔情,在这里的三年间,一步一景,处处皆可入于诗情文章。文豪大才遇上如此胜景,才有如今的彼此成就。

融儒释道于一体的苏轼,尤爱与方外之士结交。史载,熙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苏轼到杭州。十二月一日,便去了孤山游览,访惠勤和尚,并留下诗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由此之故,苏轼总说自己与杭州前世就结下了缘分。潘沧桑讲述了一个流传于杭州民间的传闻。一次,他与朋友游览杭州寿星寺,两人刚进寺院,苏轼却停下了脚步,说道:“我是生平第一次走进这里,但为何总觉得这里的样子如此熟悉?好像在此生活过。”他走到一处台阶前便同友人说:“若我没记错,这里当有92级台阶。”两人一数,果然如此。

诗作《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中云:“居杭积五岁,自意本杭人”。苏轼前后一共在杭州工作约五载,按他与杭州本已结缘的想法,他前世今生早已是杭州人。

西湖一景

再仕杭州:守护神苏东坡


离开杭州后,苏轼到任密州,词风为之一变,以词写诗情,奠定了他在词坛的地位,既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也有“左牵黄、右擎苍”的磅礴。湖州一行,最是痛心。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回京经受苦难折磨三月,才被押解至黄州,经历了绝望,重新拾起人生脉络,三咏赤壁,豪言壮志不减。

庙堂之上,政局翻云覆雨。重回开封的苏轼从六品一路升至三品。元祐四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一次,他是带着宏图抱负来的。他对这里的山与水爱得深沉,他决定,要为杭州留下点什么。

虽然苏轼第二次到任杭州的时间不足两年,但对于杭州百姓而言,意义确实远高于第一次。杭州百姓家中人人都有东坡画卷,吃饭前必祝祷。苏轼离任后,杭州人为他修建生祠祈福,可见备受爱戴如此。

“两年的日日夜夜,他基本都工作在西湖边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期他在杭州的游览大大减少。我总感觉,他似乎知道什么,所以迫不及待想为杭州留下点什么。”一生致力于西湖文化研究的陈文锦感叹道。

潘沧桑馆长接受封面新闻专访

西湖淤塞,不仅破坏了山水风光,更严重影响了湖岸两边百姓生活。陈文锦认为,苏轼是一个有实干精神的人,而且尤其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西湖淤泥堆积,他变废为宝,直接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苏堤。

“北宋即便科技水平发达,但也远不能像今日兴修工程一般,有这么多机器。那时都是人一砖一石建成的,堤坝如何才能稳固,中间大有门道,非常复杂。苏轼当时请教了很多专家,他自己是真的懂水利的。”陈文锦说道。

此时,苏轼宛若工作狂,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杭州城的治理之中,除了疏浚西湖兴修苏堤外,苏轼还解决了杭州城河道淤塞、疫病传染等诸多问题。为解决问题,为官也难免得罪乡绅土豪,但据记载,苏轼为官期间的政策推进却是比较顺利的。

“苏轼很聪明,他务实、有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他从不说空话大话。”潘沧桑说道,大约在20多年前,杭州慧因高丽寺出土了一尊石像,有学者认为,这是苏轼像。由此牵连出一段北宋年间的传奇佳话。

为了治理西湖,苏轼命工匠们挖掘慧因高丽寺旁赤山的硬土来筑湖堤。这个提议,遭到了僧人们的强烈反对,理由是:赤山乃风水宝地,挖土必遭祸患。僧人们跪了一地,纷纷问道:“若上天降祸,谁来承担?”苏轼听闻后,直奔现场,并告诉僧人:“这件事由我而起,若真的有灾祸,就冲我来。我可以做你们的护法,保佑这一方宁静。”

潘沧桑解读道,虽然只是流传于坊间的传闻,但在慧因高丽寺出土那尊石像后,杭州百姓都愿意相信,那就是苏轼的石像。“这足以说明,千年以前的北宋到千年以后的如今,杭州百姓一如既往爱戴着这位‘老市长’。”

两年不到,苏轼就匆匆离别了杭州。奉诏回京后,他迎来了人生的最高峰,任吏部尚书一职,离当朝宰相仅一步之遥。有人概括苏轼仕途,一生与宰相无缘,到处有西湖作伴。离开杭州后,他把西湖治理的经验带去了他到任的每一处,扬州、惠州皆有西湖,似乎在完成他与杭州的未了情。

在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完成采访后,正遇见研学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前来参观。行至东坡雕像前,领队的老师向孩子们问道:“谁先来和咱们‘老市长’合影?”孩子们一拥而上。如今杭州,人人都称呼苏东坡为“老市长”。

初仕杭州,苏轼幸有杭州;再仕杭州,杭州幸有东坡。

(本稿件特别鸣谢杭州苏东坡文化研究会、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提供的帮助)

评论 21

  • 万山行人 2023-03-31 发表于湖北

    亲切务实的老市长!

  • fm9090980 2023-02-23 发表于四川

    呵呵

  • 周二 2023-02-17 发表于四川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