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佩香囊 阵阵草药香|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03 14:58 95213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在魏晋诗人的诗歌《定情》中,香囊成为了爱情代表,是热恋时的定情之物。可见早在这一时代,香囊便已是寻常百姓家中之物。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

在端午佳节,佩戴香囊不仅是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民俗,还寄托了驱病、防蚊、辟邪等作用和意义。节日时穿梭在街头巷尾,与行走的路人擦肩而过,说不定就能闻到他们身上阵阵的草药香气。毋庸置疑,这样的香味肯定来自佩戴的端午香囊中。

“大概在三四十年前,端午节之前,成都城里的各大药店就开始出售做香囊要用的材料了。”民俗专家刘孝昌说到。

“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在宋人所著的古籍《岁时杂记》中,就有关于端午香囊的记载。据悉,古代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又把五日叫做“毒日”,五日的中午又叫“毒时”,居三毒之端。古人认为端午阳气极盛,湿热之“毒”达到了一个顶点,又是蜈蚣、蝎子等“五毒”容易出没的时节。所以在端午的香囊上,多织有五毒纹饰,意为“以毒攻毒”,有的还要在香囊中装入雄黄,以避免“五毒”的侵扰。

当下制作香囊的材料(图源成都市文化馆)

而在西南一隅的成都,刘孝昌说到,在端午到来之前,家家户户的姑娘们就开始忙碌了。在旧时,制作香囊这样的手艺活儿大多是女孩子参与,为了能够将香囊做得出彩,姑娘们也是暗自较劲,看谁做得更精巧、更好看。“于是,菱形、三角形,甚至还有做成小猴形状的,各式各样好看得很。”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泸州,现在还有在端午佩戴“香猴狲”的习俗。“香猴狲”就是香囊的一种,其用红色或金黄色等颜色的布料缝制成猴子一样的形状,在内里装上艾叶、丁香、陈皮、紫苏等10多种中药材磨制而成的香料。

“在老成都,香囊里面装的材料就是那么几种,药店的柜台上都会在显眼处摆放着,供客人装香囊使用。”刘孝昌描述到,一般香料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在端午常见的植物药材,譬如:白芷、丁香、苍术、川芎、香附、菖蒲、薄荷、紫苏、陈皮、艾草等,一般被磨成粉末状装在盘中供选用,还可另加金银花等。“艾草,一般就是晒干的陈艾,不是新鲜的草药。”

而家境好的人家,就可以选择较为名贵的材料。好的香料得数麝香、沉香等,被放在玻璃瓶或者瓷罐里面。“购买时,柜员就用银勺子舀出来给顾客。”

端午时节,当人们将香囊佩戴于身,不仅取其芬芳,更作为节日的装饰,精美又好看。在氤氲的草木香气之中,人们将远离疾病、免受虫蚁侵扰的愿望寄托于香囊之上,其也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朴实情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