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11)|韩非集法家学说之大成,秦始皇是他的超级粉丝,为见他不惜与韩国开战

封面新闻 2018-07-02 12:27 36389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韩姓(10)|韩非子身世真相:流落在楚国的韩国公子韩虮虱与民女所生的儿子

公元前253年,著名学者荀子(荀况)经过韩国去楚国。韩非结识了荀子,并拜他为师,跟随去楚国学习。

此时的韩非,已经是20多岁的青年了,拥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向荀子学习期间,韩非对很多重大问题,如礼与法的关系、经济发展问题、自然资源问题、人治与法治问题等,都与荀子的观点不同,并坚持自己的看法。

由此可见,韩非虽然是荀子的学生,但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当然引得荀子不是很高兴,《荀子》中,从来没有提到过韩非,但有荀子对另一个学生李斯的谈话。

师生关系并不融洽,让韩非早于李斯离开荀子,回到韩国。

救国无门,韩非发愤写下10多万字传世文章

此时已经进入末途的韩国,对外政策举棋不定,在秦国和楚国之间摇摆,备受侵略和屈辱;国内法制不明,权臣当道,用人不当,内政混乱,国势孱弱。

韩非对此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不满。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他多次上书韩王,但韩王根本不理睬他。

韩非又想面见韩王,提供他的治国方策,但他连宫门都进不了:掌权的大臣和韩王的近侍对韩非充满了警惕,怎么可能让他见到韩王?

韩非非常伤心,放弃了想辅佐韩王、复兴韩国的雄心壮志,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下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传世文章,字数达10多万字。

大家知道,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字句精炼,不像白话文。10多万字,简直就是鸿篇巨制了,也难怪他会创造出那么多流传后世的成语。

墙内开花墙外香。韩非的理论在韩国没人感兴趣,但传到秦国后,却引起了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热情关注。

具有雄才大略的嬴政看了韩非的文章后,感慨地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也。”我要是能见见这个人,跟他交流交流心得体会,即使是死也无憾了。

此时,已受到嬴政重用的李斯在一旁说:“这是韩非写的文章。”

公元前234年,嬴政派兵攻打韩国,想得到韩非。渴求人才不惜以战争相逼,这嬴政也是没谁能比了。

韩非塑像。(资料图片)

韩国此时当政的韩王安,本来就没把韩非放在眼里,得知秦国急吼吼地打过来是为了韩非的目的后,连忙顺水推舟地派韩非作为“特使”去秦国。

秦王嬴政超级崇拜韩非,李斯因嫉妒逼迫韩非自杀

嬴政终于得以见到心心念念的韩非,那个激动啊,就像超级粉丝见到了偶像一样。

韩非的长相、口吃讷言,并没有影响他与嬴政的交流。嬴政对韩非的这些“缺点”毫不在意,也没有出现“见光死”的情况。

经过与韩非的一席长谈后,嬴政对韩非的理论非常满意,决定为己所用。

但是,疑心太重的嬴政,只是想利用韩非的理论,而非任用韩非。韩非毕竟是心腹之患韩国的人,而且还是韩国的公子,他能忠心于秦国么?

更为致命的是,韩非到了秦国,一直极力主张“存韩”,鼓动嬴政去打赵国。

《史记》中说,作为韩非的同学,李斯一向认为自己不如韩非。此番韩非来到秦国,对他的地位造成了威胁。要想彻底去除威胁,只有让韩非彻底消失。

韩非的“存韩”思想,让李斯抓住了把柄。

李斯与秦国上卿姚贾合谋,向嬴政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王室成员,他肯定是要为韩国着想的,不可能为秦国着想。现在秦国要吃掉各大诸侯,尤其是韩国,而韩非却留在了秦国,今后他回去了,难免会留下后患,不如找个理由把他喀嚓算了。

嬴政觉得李斯和姚贾的话很有道理,下令把韩非抓起来审问。

李斯的目的是想让韩非死,而嬴政却只是把韩非抓起来而已,这离目的还差一大截。

李斯久在嬴政身边,知道嬴政是聪明人,一旦冷静下来,就会把韩非放出来。

李斯叫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韩非自尽。韩非还想见嬴政一面,为自己辩解,这怎么可能呢?

就这样,韩非被逼自尽。时在公元前233年,享年47岁。

这边韩非刚自尽,那边嬴政就醒悟过来了,连忙下令赦免韩非,可惜已经晚了。

悲催的是,韩非之死查不到凶手,因为他是自杀的。至于是被逼自杀,还是主动自杀,人已死,无证据。

李斯两手一摊,面露无辜状:怪我咯?

韩非法家学说被秦国接受,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韩非虽然死了,但他的法家学说被嬴政全盘接收了,当作治国的根本理论。秦国以法治国,迅速强大,最后统一天下。

韩非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形成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留下的《韩非子》一书,不仅是集法家之大成,也是对先秦时各种学派的总结。书中许多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韩非在韩国时,住在今河南西平县出山镇棠溪北岸的韩堂村。据说,韩非死后,遗体被运回韩国,葬在故土。

棠溪岸边有一处台地,当地人叫“孤坟摊儿”。专家考证,这里应该是韩非子著书之余常登临的孤愤台。

韩堂村以前建有韩家祠堂,后来迁到出山镇西南,韩堂村的名字保留至今。

韩家祠堂解放初破损,1958年曾挖出一块刻有“思辨”的碑石,后来不知去处。

【下期关注】

韩姓(12)|韩凭夫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思的说法从他们开始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