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影响显现 硅料跌破10万元/吨重要关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6-09 18:15 88941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2022年,硅料价格最高曾触及33万元/吨,然而,仅仅过去八九个月时间,硅料价格相距去年的高点已经跌去超过七成。多家行业机构给出的最新报价显示,本周硅料均价已进入10万元/吨以下区间。

加速下跌

光伏产业链告别被硅料限制的时代

近两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持续加速扩产,造成供应激增,出现了恶性竞争导致的价格超预期下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国内N型料价格区间在10.0万-1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0.39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6.48%;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30万-9.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9.59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16.68%。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显示,致密料价格区间在8万-11.2万元/吨,均价10万元/吨,周环比降幅15.3%。

对于本周多晶硅价格扩大跌幅,市场有分析表示,首先是硅片价格持续下行,多数企业转变签单模式减少安全库存,使得硅料需求大幅减少;其次产能扩张集中在三季度,东立、晶诺、宝丰、上机等企业将陆续投产,产能爬坡周期内多数企业面临亏损风险,部分企业或将选择延迟投产。

此外,上下游博弈加剧,使得近期出货情况不乐观,企业库存累加使得降价甩库存的情况普遍发生。因此悲观预期下,企业抛售库存加速硅料价格下行。

该机构判断,6月硅料产量预计在12.5万吨左右,同期硅片端价格及开工率均有继续下调的可能,短期内硅料供过于求的趋势暂无改善。

用扩产清除落后产能

光伏行业“军备竞赛”继续

虽然当下硅片价格持续下跌,但光伏巨头的扩产并没有停下脚步。6月6日,两大千亿市值龙头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先后宣布扩产计划,扩产项目投资金额均超百亿。此外,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也在近期公布扩产,其中晶科能源拟在山西投建的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投资金额更是达到了560亿元。

通威扩产公告

隆基绿能项目公告

6月6日,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拟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为年产25GW电池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二期为年产20GW组件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一二期项目分别预计将于2024年内、2025年内建成投产。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拟在陕西省西安市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

对于为何明知供给过剩企业还要扩产的问题,有产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制造行业中,越新的技术成本越低,在光伏行业这样一个规模效应极其明显的行业,只会强者愈强。后入场的新人可以在行业极端缺货时获得订单,一旦供应充足,新人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但是龙头企业依旧会超越周期,利用规模优势、资源优势等持续霸占市场份额。”

“一般来说,和跨界新人匆忙入场不同,龙头有自己的投产规划,也有资金和资源支持,会尽量提前布局。”该分析师表示,对这些龙头企业来说,扩产也是出清落后产能的过程,此刻在价格较低的区间加大投资力度确保长期投资产能和优化成本控制,就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当硅料价格快速攀升时,它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入场,快速抢占份额。

供需错配

硅料或将继续下跌

记者注意到,有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观察,硅料环节库存整体水平仍在堆高且环比上升,预计现货库存规模接近或已经达到一个月的整体产量规模,硅料环节销售压力持续,并且在6月难以得到改善。

根据中信期货数据,光伏硅料投产2023年高增预期不变。预计2023年中国硅料产量将超过140万吨,全球产量合计超过155万吨,对应可满足超过600GW组件。假设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为330GW,所需组件仅400GW。可见硅料已明显产能过剩。

光大证券研报也表示,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多晶硅致密料价格已跌破100元/千克。头部企业持续加码一体化产能扩张,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建设。硅料价格下降过程中盈利有望迎来分化,持续关注各环节利润留存情况,在2023年需求景气度维持和行业竞争格局加剧背景下重点关注具备成本、渠道、资源等优势的龙头企业。

评论 1

  • fm7c201f 2023-06-09 发表于北京

    是的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