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的高铁快,两天可以跑三个城市。”
当前,很多大学生掀起了一股“特种兵式旅游”热潮,“以求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最多的景点”“虽然身体很累,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戳链接了解更多:“旅游特种兵”火了:一天狂刷十几个景点、日行数万步)
年轻的身影雀跃地奔向远方,热情地探索世界,用“观世界”去确立和完善“世界观”,虽然匆忙,却不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青春,真好!
只不过,既要敢想敢做,也记得要量力而“行”呀!
其实,无论你是选择深度的沉浸式旅游,还是暴走的“特种兵式旅游”,旅行这件事都具有一种“在别处”的吸引力。
我们为什么旅行?
11个难以抗拒的理由
理由一:暂别常规,探索新奇
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毕淑敏)
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
中午,你正在池塘里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泰戈尔)
理由二:观山看海,涤荡心灵
只有不断与森林、小溪、花木、鸟兽、虫鱼和美术馆中的杰作亲炙的人,才会永远保持童心、纯洁与美好的理想。(傅雷)
你的很多心病,大自然里都有药。(佚名)
理由三:拥抱差异,享受美食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汪曾祺)
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这么简单。(蔡澜)
理由四:结交朋友,同类相契
我一辈子都喜欢跟着让我感觉有兴趣的人,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的东西,而是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在星空像蜘蛛那样拖下八条腿,中心点蓝光砰的一声爆裂,人们都发出“啊!”的惊叹声。(杰克·凯鲁亚克)
理由五:文思勃发,诗意喷涌
李白登楼送别友人,生发出“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壮游情怀,又升腾起“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文思慨叹,融汇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千古豪情,后人赞为“丽词泉涌,壮思云飞”,这是文、旅效应叠加的绝妙例子。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文化巨匠无不在旅途中通过与自然、风物、人文的对话阐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完成对文明的创造。(吴为山)
理由六:外察内省,修正偏见
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游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才是好的旅游。不只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蒋勋)
理由七:催人思索,聆听内心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阿兰·德波顿)
旅行于我,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它使我在奔袭中安静,在纷乱中镇定,使我增加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仰。(毕淑敏)
理由八:放下执念,打开自己
风景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从此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
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依旧上班,依旧吵闹,依旧心烦,可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就算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至少,人生就像一本书,我的这本也比别人多了几张彩页。(张嘉佳)
理由九:延展生活,保持敏锐
我们需要旅行。如果不去接触未知,我们的感觉将变得迟钝,我们的世界就那么小小的一点儿,就连好奇心也将消失不见。我们的目光将不再放眼远方的地平线,耳朵也听不到那些熟悉的声音。当我们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日复一日的时候,它同时也局限了我们对生活的体验。(肯特·尼伯恩)
理由十:创造回忆,充盈灵魂
有人说,旅行是把自己找回来,是跨越地球的经纬,寻找灵魂的归宿。
越过一洲一洋,感受过建筑见胜于空间的气势,自然见胜于时间的惊叹,文明见胜于历史的伟大。
走过一城一市,嗅探过城邦中、市井里独有的气息,寻找过胡同里、小巷间零碎的回忆,慢享过弄堂里、阁楼上破旧的时光。
将有一天,这些记忆带着微醺,情怀带着矫情,煮酒泡茶,衡度过往,用记忆与情怀的重量,在一夜未眠的灯盏下,填充灵魂最后的归宿。(豆瓣网友@L)
理由十一:倦飞知还,更懂家的可贵
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梁实秋)
当我满世界飞的时候,我是在收集经验和感受,但要消化它们,我必须安定下来。旅行为你准备了盛宴,等你回到家可以慢慢享受。(佚名)
制片人丨王元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张天宇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