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封面传媒“黑科技”玩转深圳文博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6-08 19:16 100298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新闻传媒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探索科技创新的前沿机构。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板块,在每年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各个地方的报业集团总有些“黑科技”吸引观众,让人玩心大发。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举行,今年的四川展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又有好东西“上新”了。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区

目前,川报集团正大力实施“传媒+”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传媒主业”为核心,以“传媒+科技”“传媒+文旅”“传媒+文创文博”“传媒+资本”“传媒+教育”为重点的“1+5”产业发展新格局。

3D打印+芯片识别实现文物活化

解决时间和空间难题


在第十九届文博会上,川报集团旗下的封面传媒展区格外受欢迎。2021年,封面成功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当年四川唯一入选的传媒企业。

封面传媒展区

在展区一侧,一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桌子旁围满了人,工作人员正在给观众展示这张奇妙桌子的玩法。桌上放置的是出土自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的手斧、手镐、薄刃斧和石刀的3D打印模型,将这些模型任意放置在桌子上,就能在桌面显示出该文物的详细信息介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封面一直在数字文博及文物活化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此次带来的这件展品名为“交互桌”,首创性地将文物数字化+高清3D打印+芯片识别三项技术有机结合。或许在文博会现场只能单纯地“好玩”,但是运用到博物馆和文物单位,它的用处将会大大显现。

“从文物出土到展出,这中间其实要经过很久的时间,公众才能有机会在博物馆看见。但使用‘交互桌’,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激光扫描文物获得数据后,技术人员就能进行高精度建模,将“新鲜”出土的文物转化为数据,这就是“文物数字化”的过程,随后再运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将数字化后的文物“具象化”为可近距离观赏甚至触摸的模型,这些模型的精度可以达到在肉眼上与真实文物难分差别。记者在现场触摸和近距离观看模型文物,可以看清上面纹路走向。之后,再在一比一还原的模型文物底部设置芯片,观众把文物放在“交互桌”的任意部位,就能立刻掌握文物的全部信息。

“这就让文物能够突破空间运输、文物保护等硬性条件限制,让所有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和了解甚至触摸最新发掘的文物。”工作人员说道。

“艺术家”小封现场互动

画画写诗都不在话下


除了“交互桌”外,封面科技带来的“小封机器人”可爱圈粉,功能也让人不禁上手一试。在AI绘画屏幕上,小封机器人可以实现文本到图像、图像到图像的跨模态理解生成,支持中、英文输入,一句话就能生成一幅画,同时支持图片上传后的二次创作,让观众在艺术领域获得独特的体验,探索无限的创作空间。记者在现场输入关键词“羊”,随后自由选择创作风格、模式、比例大小等,不多一会,一幅AI创作的可爱小羊就展现了出来。

观众在“交互桌”咨询

展区现场还有一本特别的书籍,名为《万物都相爱》,这正是2019年小封机器人出版的首部诗集,展现了AI与文学的结合之美。借助小封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结合,观众可以自由输入创作富有情感的作品,感受令人惊叹的诗歌创作体验。

另一项“黑科技”是来自今年5月封面刚刚上线的“科技元宇宙”。2023年5月,封面新闻上线7周年暨封面新闻客户端9.0版本迭代之际,封面在客户端内构建了的“科技元宇宙”,将科技频道打造成了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用户可以变身“小封机器人”,以数字分身的形式行走、跳跃,进行全场景的互动。

展区现场的大屏上,观众用手拨动屏幕上的小封,就能在各种新闻链接中自由行走穿梭,极具互动性。

评论 4

  • fm2001236 2023-06-10 发表于河南

  • Popbobo 2023-06-08 发表于四川

    👏👏👏又有新的交互产品了!!!

  • fm2148772 2023-06-08 发表于四川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