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讲堂”将还原张栻48岁传奇人生:南宋颇具血性的“官二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0-21 17:34 42128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今年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在这星光熠熠的名单中,南宋的张栻是唯一一位理学家。

张栻

10月26日,“名人大讲堂”将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肖永明做客四川省图书馆,主讲《张栻的事功与学术》。肖永明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他多年来对张栻的学术思想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研究。

肖永明教授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张栻对宋代湖湘学派和蜀学的贡献甚大。他在湖南创建了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肖永明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张栻一生只活了四十八岁。但他在宋代历史、宋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影响和意义则非常之大。而个中的缘由,则要从张栻的生平经历说起。”

张浚

肖永明教授称,早年影响张栻最为重要的两个人,一位是张栻的父亲张浚,另一位则是他的老师,湖南理学家胡宏。说张栻是“官二代”并不为过,他的父亲张浚是北宋徽宗年间的进士,为官时间横跨北宋和南宋,历仕钦宗、高宗、孝宗三朝。在任期间,出将入相,力主抗金,组织北伐,号称中兴名相,但遭秦桧排挤,被贬在外二十余年。

张栻自幼随父侨居外地。虽然说是绵竹人,但绍兴三年出生时,其实是生于其父亲所驻阆中的军营里。张栻六岁时,张浚被贬永州,张栻随父前往。后来张浚再辗转于永州、潭州等地,张栻亦跟随着父亲的足迹侍居左右。肖永明教授说:“绍兴三十二年,张栻被荫补为右承务郎。和科举入仕不同,张栻是通过恩荫入仕的。即便如此,并不逊色于科举官员。入仕之初,就显示国家大事的关切。”

肖永明教授说,孝宗隆兴元年,张栻父亲张浚被提拔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在今天的南京设都督府。张栻随父在都督府任参佐。时张栻“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全面筹划),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这也从侧面说明张栻在政治、军事上的突出能力。

张浚临终时,以曾任宰相不能雪耻恢复中原为终身之遗憾,自觉无颜见先人于地下,因而遗嘱不回四川而葬于湖南。虽然张栻受父亲影响颇深,但是在张栻所长成的时代,议和才是南宋朝廷的对金的大趋势。

张栻受其父亲影响,秉承父志,反对和议,力主抗金,以收复中原为志。理学家朱熹称其“慨然以奋伐仇虏,克复神州为己任”。张浚死后,大臣汤思退支持罢兵讲和,孝宗也赞成了汤思退的意见。张栻见此情形,便拜疏言:“吾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继今以往,益坚此志,誓不言和,专务自强,虽折不挠,使此心纯一,贯彻上下,则迟以岁月,亦何功之不济哉?”

张栻居官十载,在朝为官时间则不到一年时间,“时还朝未持期,而召对至六七”,深得孝宗赏识。其他大多时间,都在地方政府任上。肖永明教授说:“张栻每到一地,都能关心民生,访求利病,改革弊政,兴利除害,减轻负担,兴办学校。虽然他大多在地方政府任上,也还是抱着经世致用的精神,做了非常多的实事。”

想了解更多关于张栻的历史故事,快来报名“名人大讲堂”吧。本次活动将面向社会征集100名现场观众(以最终主办方电话或短信通知为准),他们将到现场聆听肖教授的讲座,共同分享历史名人对于延续巴蜀文脉的心得体会。

报名时间:

2020年10月21日—10月23日24点

报名方式:

转发到朋友圈识别二维码报名

点击图片进行报名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