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从年初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年末珠海航展上“低空经济馆”大放异彩成最大亮点,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技术创新层层突破、产业生态繁荣壮大,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2024年即将过去,2025年即将到来。
广阔蓝天,前景无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发展低空经济,怎样才能实现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2月25日,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博士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分享了他对2024年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低空经济的前沿思考。
封面新闻:回顾2024年,这一年的感悟是什么?
朱克力:2024年既是我们国家的“低空经济元年”,也是我和团队的重要一年。回望2024年,这一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并存的一年。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浪潮与变革的力量。从年初开始,我就投身于《低空经济》专著的撰写中,这可不只是一次对既有知识的梳理与提炼,更是一次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与预见。随着研究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挑战与机遇的日益深入,我也深刻认识到,低空经济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形态,发展潜力无限,同时也需要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支持与配合。
随着《低空经济》专著的出版,有幸多次参与行业论坛与政策研讨会,与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的同仁们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现在与未来。通过这些交流,不仅更好地理解了从中央到地方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也充分感受到了行业内外对低空经济的热情与期待。正因如此,深知要突破低空经济在空域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等环节的各项障碍,离不开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于是发挥智库专家优势,建言并促进了国家部委层面组建低空经济司,从而更深刻体会到政策引导对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
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国空院)的成立,是今年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从今年5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属国企)邀请我讲低空经济,到6月市政交通院与国空院达成战略合作,再到12月成都市经信局领导和我共同为国空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在这短短半年内,低空经济发展理念的播撒,在全国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国空院不仅为低空经济研究提供了专业平台与团队,也为行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搭建了桥梁。在工作中,时刻可以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与跨界融合的魅力。目前,在四川省科协的指导下,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国内首家省级的低空经济与交叉科学学会。通过与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知行合一,迭代升级。在理论层面,“四力整合”框架的提出,是我对新经济时代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进行重构的进一步思考。“四力整合”即新质生产力、新智流通力、新制分配力、新挚消费力,四股力量协同发力融为一体。这一框架与我之前提出的“三破三立”“五新驱动”一脉相承,扩展形成“一个基点”“两大抓手”“三破三立”“四力整合”“五新驱动”的新经济理论完整链路。在揭示新经济运行内在逻辑的同时,希望借此能够为政策制定、企业战略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总的来说,2024年让我更加坚信,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唯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未来趋势。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重要赛场,也是中国“换道超车”关键领域,拥有无限发展潜力,需要持续努力、共同推动。
封面新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您提出的“四力整合”理论框架,如何解释和应用于低空经济发展呢?
朱克力:低空经济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融合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交通、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智能、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发展的超级大赛场。因此,发展低空经济,更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力、新智流通力、新制分配力、新挚消费力“四力整合”。只有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智流通力、优化新制分配力、引领新挚消费力这四大环节,方能实现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
激发新质生产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发展低空经济能够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与应用,为低空经济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些新型航空器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拓宽了应用领域,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空经济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能够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方式,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
赋能新智流通力。借助智能物流系统和先进技术,发展低空经济能够持续为新智流通力赋能。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技术的融合应用,低空物流网络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智能调度和快速配送。这种系统性技术赋能既提高物流效率,也降低物流成本,还促进供应链的优化协同。新智流通力的提升,可以让低空经济在物资的交换流通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优化新制分配力。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新制分配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优化低空空域管理,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企业也应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利益共赢。不断优化新制分配力,低空经济发展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整个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引领新挚消费力。低空配送、低空旅游、低空文娱等新型服务形式,带来新颖便捷的消费体验和生活方式,将成为占领越来越多消费者心智的价值挚爱。随着未来空中交通和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广大消费者对低空服务的接受度和需求度将不断水涨船高,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新挚消费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促进供需适配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封面新闻:您觉得在2024年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朱克力:这一年,最大的收获还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不断深化,让我们的影响和价值迅速破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都加快与我们深度链接。这样一些成果,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团队与合作伙伴的认可。新经济专著的出版、政策建言的采纳、研究院的成立以及“四力整合”理论的提出,都是一年里取得的进展。这些进展在提升行业影响力与学术地位的同时,为更多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参与行业论坛、政策研讨会等活动,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仁和朋友,这些宝贵的际遇将为未来研究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专注于低空经济与新经济理论的研究推广,其他领域的投入与探索难免放慢脚步。由于这种选择,我们在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可能错过其他一些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发展机会。尽管如此,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热门领域,我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关注,并于当年出版了我的原创理论专著《战略母产业》一书(在此感谢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先生为该书作推荐序)。
此外,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与频繁的出差,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个人时间。这一年里,陪伴家人的时光较少,错过了一些重要的家庭时刻。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天每一刻。
封面新闻:对于您和您的团队来说,2024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朱克力: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团队而言,2024年的关键词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创新引领”,另一个是“深度融合”。这一年理论研究取得点滴突破,提出“四力整合”新经济理论框架,希望有那么一点前瞻性。同时在实践层面也力争有所创新,从低空经济领域首部专著到相关政策建言,从低空经济研究院组建到相关项目落地,团队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探索和创新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
“创新引领”是应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核心理念。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只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把握市场先机,引领行业发展。要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新的技术路径与新的商业模式,努力为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与解决方案。
“深度融合”体现的是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理念。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一领域的创新难以形成足够的推动力,只有实现多领域、多学科、多行业的深度融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因此,积极筹建国内首家省级的低空经济与交叉科学学会,密集与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建立合作关系,重在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政策优化。
这两个关键词,基本概括了过去一年的进展与经验,也将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今后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深度融合”这两大理念,不断推动低空经济等新经济领域研究与实践走向新的高度。
封面新闻:展望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期望?
朱克力:对于未来,可以说充满了期待与憧憬。首先,在研究方面,将继续深化低空经济领域研究,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持续关注低空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路径、低空交通管理体系的优化、低空经济的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等关键问题,为这个新兴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同时,也将积极探索更多新经济领域(首发经济、平台经济、湾区经济、海洋经济等)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完善“四力整合”理论框架和“战略母产业”发展思想,为相关政策制定与企业战略调整提供更加精准前瞻的指导。还要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探索低空经济同这些领域的融合路径与协同效应,为构建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生态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实践层面,期望能够推动更多的低空经济项目落地实施,促进低空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积极参与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与规划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时将与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封面新闻:“请回答”从2020年启动至今已五年了。对于过去这五年,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克力:“请回答”系列走过了五个春秋,不仅作为一个时代变迁的记录,也成为一个思想交流的舞台。这五年,见证了各种成长与变化,感受到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力量和温度。这些力量和温度,激励着创新者不断前行,引领着前行者不断创新。
这五年,每一年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热点,引领对未来趋势深入思考与探索。这五年,我和团队从数字经济到低空经济,在新经济领域持续研究与实践。这五年,从最初的探索和尝试,到如今的深耕和拓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努力与汗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收获许许多多宝贵的启示与灵感。
求新求变本身,比回答什么都更重要。
评论 15
最爱鹿晗 2024-12-25 发表于四川
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企业有福了
冰冰迈 2024-12-25 发表于四川
市场需求增长,商机来了
小扁豆豆 2024-12-25 发表于四川
新质生产力,这词儿听着就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