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让走出农村的人再次反哺农业、回报农村、使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这也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
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因此,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是乡村。
城与乡在融合和发展中优势互补。
用专家的话来说,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循环、打通市场脉络的关键举措。促进城乡循环,需要着力推动城市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与乡村空间、人文、生态等要素产生“化学反应”,打破城乡二元局面,在城乡融合中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城乡资源的无障碍流动。
我们不断看到人才返乡、科技下乡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无数来自农村的故事和观念在互联网上铺开,如最近登上热搜的“写6000字论文致谢凉山小伙返乡支教”“90后小伙返乡变乡村养蜂人”......这背后,讲述的就是一个个振兴乡村的小故事。
优秀的年轻人回来了,高新科技进农村了,农村的事也渐渐出圈了,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这正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绝非朝夕之事,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必胜的信念,相信技术的进步,也必须要有腿上沾泥的态度。
国家有战略,各地有政策,对于社会组织和企业来说,需要的是真正躬身入局的行动,要能实打实地扎根做事。
2022年4月8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活水计划—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社会组织赋能行动”,并在今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期间举办专场活动,为项目支持的基层社会组织提供包括配捐、传播资源、数字工具能力等维度的支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为其引入“活水”。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志学成长计划、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夜郎乡村靓丽行动、湖北恩施咸丰县阳光公益行、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红星星之家、四川省乐山市马边美好乡村建设、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自治县印江春晖追梦计划......今年,腾讯公益希望继续深化创新,并借鉴99公益日的活动模式,延展成多时、多地、多场景、多主题的公益日,协助地方行政组织,举办地域公益嘉年华活动,让公益文化普及更下沉、更亲民、更低门槛、更接地气、更强参与感。
这是一件好事。
通过助学项目,为山区学校添加办公用品,提升教学硬件水平;
将物质帮扶、生理心理辅导课带到他们身边,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为残疾、空巢老人购买防滑折叠扶手、进行坐便器改造、地面防滑处理、安装家庭智能呼叫系统,在硬件设施等方面着力,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幸福的居住环境;
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托养康复,让他们在以后能逐渐适应社会,解决他们未来的生活来源,完成自闭症儿童家长终身的心愿;
为低收入家庭、励志少年发放助学金;
同时对因家庭、社会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行为偏差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弥补情感缺失的问题......
对企业来说,需要机遇、需要运气、需要经营的能力,还需要担起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有腿上粘泥的决心。
独行快,众行远。
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让想帮忙的人能帮上忙。
最终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故乡回得去,也留得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