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找到“突破点”抓住“关键处” 走四川特色改革路径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9-21 19:15 58300

发布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陈彦霏

9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委、省委政研室、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司法厅相关负责同志到现场介绍情况。

四川是我国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下,部分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陈炜在现场表示,这次全会紧贴四川省情实际,找到了四川改革发展的“突破点”,抓住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处”。

全会释放了哪些信号?四川“突破点”和“关键处”在哪里?又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路径?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开展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

陈炜表示,这次全会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紧紧围绕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谋划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同时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统筹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安全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城乡融合发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扩大向西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等引领性改革上研究提出许多具有四川特色的改革举措。

从中可以看出,在各领域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占据“首位”。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大课题。四川的重点是什么?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给出了答案。他在现场强调要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向西开放”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着力重点。

省委全会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减负赋能。国资国企方面,四川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经济方面,四川将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市场准入、涉企收费、产权保护等专项治理,完善公平竞争、信用激励约束、融资支持等政策,加快推进、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有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此外,四川将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深化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着力写好城乡要素、产业、设施、治理“四个融合”大文章。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

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重点部署。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

省科技厅副厅长景世刚在现场表示,四川将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评价五个方面重点推进改革工作。

其中,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四川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工程化转化平台,构建“1+N+X”的中试平台体系。全面开展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实施“股债贷保”科技金融服务试点。深入实施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促进中央在川单位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和产业化。

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方面,四川启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改革,建立龙头型、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分类培育体系,加大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科技领军企业名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群。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推动有条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对市场主体的干扰

这次省委全会对“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等作出安排。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

“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省司法厅厅长刘志诚在发布会现场明确提出,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督促指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涉企执法检查目录,对能够合并的检查事项进行整合优化,广泛开展非现场监测、不接触执法、信息化监管。

此外,他还提到,对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示。依法有序推进权力下放,开展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评估工作,确保行政执法“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有监管”。对违法设定的执法事项依法依程序收回。对虽有法定依据但近5年未发生、极少发生且经过评估没有实施必要的、交叉重复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四川还要大力推行“教科书式”执法。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统一执法证件、执法服装,全面推行亮证执法,严格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工作。同时,清单化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的情形,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

延伸

谋划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

《决定》是如何起草的?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决定》。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请就全会《决定》起草情况和主要考虑进行解答。

李文星介绍,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提早谋划和启动省委全会筹备工作,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由省领导牵头开展20个重点改革课题研究,委托新型智库开展一批专题研究,为《决定》起草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省委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中央宣讲团报告会等传达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分领域开展研究,提出了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改革举措。

《决定》针对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针对新领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切实谋划好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研究提出一批务实管用的具体举措,注重突出改革实效,力求写出“四川味”、答好“四川题”。

《决定》紧紧扭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等问题,从8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谋划推进各方面各领域改革举措,都突出强调集中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在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决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改革,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协调配套,强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评论 14

  • 哼哧哈吃 2024-09-22 发表于辽宁

    哦哦

  • 她和男友来听我的演唱会 2024-09-21 发表于四川

    希望这次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 欧莱雅美妆 2024-09-21 发表于四川

    关键处发力,改革才能见成效。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