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新基建是什么?改变上网速度,秒启网络短视频;改变通行速度,高速路上的车辆通行量增加1.5倍以上;不愁忘了带身份证,连飞机都可以“一脸通行”……这些,都是新基建可以创造的可能性。
很快,四川人的生活,都会因为新基建的建设,迎来质的飞跃——9月10日,封面新闻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出台,并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方案》中的9大工程22项重大任务,铺开了四川新基建的未来蓝图。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方案》首先定下了目标,要求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10万架,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建设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场景20个以上,打造车路协同示范线路3条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万个以上,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个、产业技术创新设施600个以上。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40%。
目标就在前方,如何抵达彼岸?
全域部署建设5G网络。
优先实现5G网络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热门景区、核心商圈等热点区域深度覆盖,加快实现各市(州)主城区连续覆盖,到2022年底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面覆盖。
谋划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
纳入“卫星联网”是《方案》的最大亮点之一。四川要探索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拓展“卫星+智慧城市”“卫星+安全服务”等应用服务能力。实施“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AI)卫星总装工厂、地基AI卫星运控网、卫星网络应用服务平台等,构建支持巨型星座式星群管控任务的地面测运控网络,打造通导遥一体化空间信息大数据中心,具备提供覆盖全球的分钟级对地观测和影像数据安全共享能力。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到2022年底实现上云企业超过25万家。
推广建设物联网。加强智能停车场、智能仓储、综合管廊等新型物联网集成载体建设。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加快建设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推动智能芯片、智能计算、智能交互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建设。
抢先布局区块链。加快推进区块链隐私保护、跨链控制、网络安全等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建设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区块链核心创新能力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试点平台、“蜀信链”等区块链基础设施,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统筹布局建设数据中心。优先在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积极争取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区域中心落地四川。
加快构建智能算力体系。加快建设成都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力争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布局。
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在都汶高速(龙池段)、成都绕城高速、成宜高速、大运会重点道路等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
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川南经济区一体化等轨道交通建设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资阳线,加快推进成都至眉山市域铁路、成都至德阳市域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等全自动运行示范线,加快推进成灌(彭)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实现“多卡制”刷卡进站乘车。
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服务设施智能升级。依托成都绕城高速建成智慧高速公路,依托川九路建成智慧普通公路。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部署智能安检、智能物流、机场自动化调度等智能服务设施,探索实现机场“一脸通”。
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搭建能源互联网创新平台,深化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及并网调控、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抢险等技术研究。扩大无线充电社区公交线路范围。
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在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公共服务区域建设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积极布局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连接全省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
此外,还有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智慧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工程,数字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等,也写入了《》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布局完善了更多前瞻引领的创新基础设施。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发展工程方面。提出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谋划推动在天府新区集中建设科学数据和研究中心,加快形成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原始创新集群。
同时,前瞻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和实验室科研平台。启动建设西部光源系列装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布局国际一流的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
并且协同建设国家科教基础设施。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理论物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科教基础设施。
以及加快建设先进技术工程化设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培育中试基地,加快布局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等,都写入了《方案》。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