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纳斯佳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去年的2月23日,乌克兰姑娘纳斯佳在哈尔科夫街头和路人闲聊,话题是“这场仗打得起来吗”。一年后,时间画了一个圈。纳斯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一路逃难到波尔塔瓦、波兰(波兹南)、利沃夫,如今,又回到了哈尔科夫。
“纳斯佳是个很乐观的人,照片里永远都是在笑,展现生活的美好,看不出她一年来的颠沛和狼狈。”俄乌冲突爆发后,纳斯佳的男友李先生回到了国内,这对相爱快三年的情侣被迫两地分居。今年,见面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乌克兰各个城市能源如果恢复的话,看6、7月能不能去(乌克兰)一趟。”
过去一年,纳斯佳的经历是普通又典型的乌克兰难民“样板”:在路上,是他们的状态,回家,是他们的心愿。
辗转四个城市 在波兰当了三个月“难民”
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二天,李先生和纳斯佳曾冲到当地民政局去结婚,“但当时政府机构已经不工作了,我把身上的钱都给她了之后,在大使馆撤侨的帮助下离开了乌克兰。”
冲突初期,纳斯佳所在的城市哈尔科夫每天都在经历重炮的轰炸,在地下室躲了一周后,纳斯佳的爸爸开车150公里将妻子和女儿送到了波尔塔瓦的乡下。“那是纳斯佳的小姨家,但待了两个月左右,纳斯佳和妈妈就离开了,可能国外的亲情观念没有国人那么重,在别人家里待久了,有点厌烦的感觉。”
那时,纳斯佳和妈妈成了难民。“据我的了解,当时乌克兰英语好一点的人都走了,去了西欧甚至加拿大等国家,刚开始那些国家对乌克兰人还是很欢迎的,给身份、给工作,甚至给住房。”
纳斯佳爸爸因为乌克兰战时规定18到60岁男人不能离境,她和妈妈就选择了去波兰。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最新数据,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是接受难民第二多的国家,大约接纳了156万人。“纳斯佳和她妈妈在波兰工厂找到一个文员的工作,当时她们去的时候没护照,如果确认了要留下,就要在波兰待三年。”
纳斯佳在波兰街头
大概在波兰流浪了三、四个月,再三考虑后,母女俩又回到了乌克兰。“她们选择了距离俄罗斯相对远的城市利沃夫生活,纳斯佳学会了开车,考了驾照,稍微安定了下来。”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太久,两个月后,利沃夫也不太平了。“11月初冬的时候,俄罗斯开始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进行袭击,打掉了发电厂,整个乌克兰西部经常会没电,那时已经天开始冷了,没电就会很难受。”纳斯佳和妈妈再次选择了出走,她们选择回到了家乡哈尔科夫。
纳斯佳在哈尔科夫过圣诞节
出走还是回归,乌克兰人不得不做的单选题
两三个月搬一次家,这是过去一年绝大多数乌克兰人的常态。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1月31日发布的数据,自2022年2月24日至2023年1月31日,共有1820万人逃离乌克兰。其中,已有约482万名乌克兰难民被纳入欧洲国家的临时保护和支持计划。联合国难民署统计,俄罗斯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约285万人、排名第二的是波兰的156万人、第三位是德国的105万人。随后依次为捷克、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保加利亚、法国、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斯洛伐克。
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欧盟成员国曾就一项临时保护指令达成一致,保证乌克兰人免签住房、医疗保健和进入就业市场一年。
很快,因为通货膨胀、经济下滑等自身原因,不少欧洲国家对乌克兰难民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刚开始接纳乌克兰难民的热情和甜蜜不再。2022年底,美国《时代周刊》感叹:冬季降临,欧洲对乌克兰难民冷淡。
率先“表态”的是爱沙尼亚总理卡亚·卡拉斯,2022年12月9日,他表示,由于无法提供足够的住房和工作机会,爱沙尼亚政府决定不再接收新的乌克兰难民。而11月29日,接受了超156万人的波兰政府也变相地发出了“逐客令”:从2023年3月起,将对在波兰逗留超过4个月的乌克兰难民收取一定的食宿费用。
或许是接纳国的不友好,或许是对家乡的眷恋,最终大部分乌克兰人都像纳斯佳和妈妈一样选择了回家。据联合国数据,逃离乌克兰的1800多万人中,后来超过1000万人返回了家乡。
“现在,纳斯佳的生活比较稳定了,相比利沃夫,哈尔科夫能源设施毁坏得有限,暂时没有出现断水、断电和断暖的情况。”李先生说,纳斯佳目前在一家银行上班,情况慢慢稳定下来。“业余时间,她还去学校学一点中文。”
被炸毁的乌克兰城市
俄乌冲突一周年 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疤
“我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翻阅,大多数乌克兰人展现的是他们现在生活美好的一面,看不到太多冲突留下的痕迹,可能是文化的不一样吧,他们很少展现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李先生说,纳斯佳也是一样,从她发出的照片看,只留下了笑容和身边的美好:春花盛开的波兰街头,抱着礼物在哈尔科夫的圣诞树下……
然而,持续一年的冲突,给俄乌两国都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和难以抚平的伤疤。尽管俄乌双方在公布人员伤亡方面的数据有很大出入,但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记录显示:
自2022年2月24日至2023年1月15日,有18358名乌克兰平民伤亡,其中7031名平民丧生,11327名平民受伤。
与此同时,据俄新社援引俄罗斯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罗斯常住人口去年一年人口减少了555332人。外媒分析,俄乌冲突造成的军人伤亡、经济下滑、持续的低生育率等各种因素,导致了俄罗斯“历史性的人口下降”。
伤痕,是双方共同的,伤疤则是乌克兰人难以抚平的。
“去年3、4月份的时候,当地新闻报道过,顿涅兹克、卢甘斯克地区发生过,俄罗斯士兵冲到乌克兰人家里把他们的洗衣机、电视机等电器寄回俄罗斯的新闻。最近,有中国人在乌克兰西部开的建筑材料厂,原本有三个,被炸了一个。”除了李先生听闻的和发生在身边人的事儿,军事冲突造成的人身侵犯、财物抢劫、毁坏等“次生灾害”还在继续。李先生说,“我身边的人、接触到的乌克兰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
评论 12
布鲁克林的桥 2023-02-22 发表于四川
惨
布鲁克林的桥 2023-02-22 发表于四川
惨
布鲁克林的桥 2023-02-22 发表于四川
啥时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