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我是马继志,我的爷爷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爷爷叫杨靖宇而我姓马?这要从1928年的春天说起……”“我是张卓亚,1946年3月9日,我的父亲李兆麟为国捐躯!那时的我刚满一周岁……”
8月31日,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以全媒体直播的方式在辽宁“云端开讲”。直播中,抗日英雄杨靖宇、李兆麟的后代等嘉宾声情并茂地讲述英雄故事,“互联网+课堂”的创新形式,将“开学第一课”的覆盖人群放大,成为一堂全社会共同学习的“历史公开课”。
马继志在讲述杨靖宇的故事。新华社发
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讲述的故事,深深打动收看直播的观众。“我的父亲第一次见到他的父亲,是在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中。”马继志说,“我们兄妹五人起名为继光、继先、继传、继志、继民,字字都刻着对爷爷未竟之志的传承。”
抗日战争中,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直播现场,烈士后代、各界代表的一段段生动演讲,让观众为之动容。
“‘一二·九’爱国运动展现了东北大学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学校音乐教师阎述诗被学生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感染,为诗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谱了曲,这首歌从东北大学迅速传遍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抗日救亡歌曲。”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说。
“听了一位位前辈的讲述,我明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我想即使很多年以后,我也会记得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初二学生张静如说。
记者了解到,辽宁“开学第一课”云直播活动除辽宁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在线观看外,还吸引了大量网民自发观看,全网直播观看量达3360万人次,点赞量超过6000万。
“将‘开学第一课’搬上互联网,不但激励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能让阔别学校多年的大人们重新了解这段历史。”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孙中华说。
图为“开学第一课”直播现场。新华社发
“无意间刷到直播,我看得泪流满面。”45岁的沈阳市民赵铎说,“正是因为先烈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堂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