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四川茂县赤不苏村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1-29 21:32 398659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冷宇

“以工代赈的产业道路修建8月份已经完成,赶在村民销售李子前开通。到目前,已经给村民结算80余万元工资。吊桥改公路桥的项目,也快要完成,党建引领成果显著。”11月29日,说到村里的变化,四川阿坝州茂县赤不苏镇赤不苏村第一书记陈蔚告诉记者。

陈蔚介绍说,今年以来,赤不苏村坚持党建引领,在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方面发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 驻村工作队入户

党建+组织引领

让村民参与全村事务决策及执行

阿坝州茂县赤不苏村是省发展改革委定点帮扶村。全村村民小组9个,农业户籍人口424户、1627人,脱贫户55户、202人,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

赤不苏村“两委”换届后,班子成员包括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及优秀妇女,整体呈现老中青梯度搭配格局。通过定期召开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例会、“三会一课”等推动村级治理规范化。通过党员联系分组包干带动农户的方式,让村民积极参与到全村各项事务决策及执行中。

▲ 技能培训

党建+人才振兴

村民劳务队代替“老板承包”

赤不苏村坚持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三个方面着力。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办党支部与赤不苏村党委完成结对共建,联合开展4次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带领村组干部外出考察学习“走出去”与省发展改革委青年党员干部到赤不苏实地学习“引进来”相结合,开阔发展视野,激发内生动力。

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契机,当地组建“党员+干部+群众”的村级劳务服务队,逐步实现将村级项目建设采用劳务服务队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代替以往“老板承包”模式,同时实现就业技能培训、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共同致富。通过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产业技能指导培养“土专家”“田秀才”“新型职业农民”等致富带头人,通过盘活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留住乡愁,激活人才内在动能。发挥乡贤的积极作用。

党建+民生保障

新建及改扩建产业道路7.5公里

赤不苏村积极对接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工会、离退休处和食堂等,广泛动员干部职工,购买苹果、李子、花椒、蜂蜜等农特产品10万余元,助力群众增收。

经过不断争取支持,茂县赤维路局部修复整治工程改造提升全镇24公里主干道,以工代赈项目新建及改扩建产业道路7.5公里,吊索桥改公路桥项目畅通赤不苏河两岸村组群众出行。做好预警监测、隐患排查、完善预案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 现代农业产业园

党建+产业发展

平均亩产年收入2.5万元

赤不苏村坚持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发展赤不苏河谷特色农业园区,在高半山建设生猪养殖场,在低半山种植果蔬粮食,利用管道将水源和有机肥输送到中半山化粪池,经滴灌系统输送到农业园区下,形成“种养循环”产业新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一亩保命粮、一亩高产果、一亩增收菜”的“三个一亩”复种套种模式,最大化用好土地资源,平均亩产达到年收入2.5万元。村经济合作社与四川春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瑞雪苹果、小金黄玉米、粮食生态猪等种养订单合同1200余万元,降低群众种植风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将年存栏量1400头生猪养殖场1座租赁给生猪养殖公司获得租金,资金入股企业获得分红,资金购买商铺获得租金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将更多脱贫户和困难群众纳入分红对象,切实解决更多民生保障问题。

今天的赤不苏村,农业园区果实累累,“订单农业”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基层设施建设连接党心与民心,一幅民族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下一步,赤不苏村将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党建为引领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将赤不苏村建设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羌山魅力新村。

评论 481

  • 张尚莉 2024-04-19 发表于四川

    点赞

  • fmb3aa37 2024-04-07 发表于四川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 张尚莉 2024-03-25 发表于浙江

    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