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李昊皎
7月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两个考察点有着共通之处:充满历史感、文化感。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 摄影 陈羽啸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气质,绵延繁盛的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当历史的灯火照耀当代,我们需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作为中国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四川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四川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古老与现代碰撞 古蜀文明耀目登场
三星堆金面具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门迎接首批观众,1500多件(套)新老文物集中亮相,生动揭示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彰显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对一件件文物的研究考古中,专家不仅是在解密人类的文明,更是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传承。
不止三星堆。金沙遗址、稻城皮洛遗址、宝墩遗址、罗家坝遗址……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四川正在用层出不穷的考古成果一一实证。
文化传承发展,不仅仅是今人连接古人,更是今人传向后人,让中华文脉传承代代延续。而考古工作正是赓续文脉的“源头活水”,是推动文化繁荣,激发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古老文化血脉奔腾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 摄影 陈羽啸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完美呈现。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到处充满蜀地文化元素。蜀锦编织出的“锦绣之路”熠熠生辉;蜀绣大师绣出的入场引导牌闪耀灿烂;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神秘莫测;川剧变脸变出“顶流熊猫”花花收获惊喜;来自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一飞冲天,点燃主火炬。在这场世界瞩目的盛会中,彰显巴蜀文化特色的元素集结,惊艳世人。
三星堆青铜面具
这是一场青春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友谊的盛会。
成都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将独特而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示在了全世界观众面前。“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也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生态与生机并存,昂扬姿态生生不息
一部《长安三万里》,展现出盛唐之姿。仅用强大、豪迈来形容显得词穷,充沛的意象,强烈的个性,昂扬的生命意志……这是真正的中国风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正如李白笔下的《蜀道难》,道尽惊险壮观,却亦百折不挠。蜀道是保存至今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跨越大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沟通中国西部南北联系,是西部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
“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道古柏群落 摄影 闫雯雯
“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古道古柏群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千年蜀道缔造了勃勃生机,无愧祖先。一片片苍翠的古柏,见证了千年时间流淌、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变迁、镌刻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同古柏一同沿袭下来的是华夏子孙对生态环境始终如一的敬仰,是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以贯之的追求。

传承与活化呼应,精神原乡跃然眼前
读者给成都博物馆的来信(图据成都博物馆)
“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7月盛夏,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主办方收到一份特别礼物,来自陕西汉中的一位观众,在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后面附上自己精心写在书法纸上的12个毛笔字,用最中国的方式礼赞。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穿越千年,见字如面,“汉字中国”特展以解码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的方式,诠释何以中国。
汉字中国展览观者如潮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人们不惧烈日悬天,排长队观展,其实是在崇拜华夏风骨,寻觅精神原乡,追随文物脚步,行走在汉字的历史脉络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璀璨。
传承不是传递,更不是简单复刻。 让传统文化元素活起来、火起来,就要激荡创新思维,保有系统思维,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在一场场讲座中,在一次次展览里,在一段段创意视频中,在AR与XR沉浸式交互中……绵延赓续。
何以中国,这就是中国!鉴古知今,一眼千年。知来处,明去处。中华文明中有国人的精神基因,文化传承中有民族的志气和底蕴。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沃壤,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勇毅前行。
评论 2
fm70bb66 2023-07-30 发表于四川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是蜀道上最核心的地段,剑阁人民热情欢迎大家一起走千年蜀道,赏千年古柏!
风风火火恍恍惚惚 2023-07-30 发表于四川
殷殷嘱托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