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大代表建议到执行落地 北川近2万残疾人出行更便捷了|四川人大之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5-13 19:44 57140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5月13日,家住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的杨明藻独自坐着轮椅到五公里外的安昌办事。

他早上9点出门,坐1路公交车,不到15分钟就顺利地来到了目的地。自2008年“5·12”地震中下肢伤残16年以来,他终于实现了独自乘车外出的心愿。

因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北川共有残疾人近2万。近年来,因人大代表与多部门协同推动北川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的出行越来越便捷。

残疾人乘坐无障碍公交车

残疾人口占全县的7%

深入了解民意、开展专项整改

“以前也坐过公交车,但每次都必须有家人陪同,上下车时还需要别人帮忙抬轮椅,特别麻烦,所以我很少出门。”杨明藻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因为现在的公交车专门增加了方便残疾人的设施,上下车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车上有轮椅固定专座,自己一个人就可出行。

步行时盲道畅通无阻,坐轮椅乘车有无障碍通道,去医院、电影院、体育场等有无障碍区域……这一切,得益于北川近年来大力开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北川县人大和县检察院将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进行衔接转化形成合力,县政府及残联、交通、综合执法、财政等部门联动参与积极助力,为广大残疾群众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乘坐无障碍公交车

据了解,因受“5.12”特大地震影响,北川残疾人占比较高,共有残疾人18967人,约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7%。

2022年6月,北川县人大领导带领人大代表深入社区了解民意时,发现街面盲道普遍存在被流动摊贩、违停车辆等占用情况,给视障人士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在随后召开的北川县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要求检察机关加大公益诉讼监督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整改,依法维护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

北川县检察院展开调查后,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同年7月1日,县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以及县公安局、县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就县域内无障碍设施使用问题举行公开听证会。听证员经讨论后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出检察建议。接到检察建议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响应,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

省人大代表牛钰到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调研残疾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

让残疾人更多参与社会生活

县域内将全更换使用无障碍公共汽车

2023年初,北川籍四川省人大代表牛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北川检察院提出,希望针对该县存在盲道内有构筑物,缺乏无障碍公交车,医院和体育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缺乏无障碍设施等问题进行整改。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在检察机关召开公益诉讼听证会并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后,各部门积极落实,这一系列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相关部门整改迅速,效果非常好,这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和老年群体出行,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5月11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系列案听证会上,作为听证员的全国人大代表、北川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绍容看到整改效果后这样说道。

据统计,截至目前,北川已清理违规占用盲道1000余米,整改占用盲道10余处,在多个公共场所设置了无障碍区域,增设残疾人车位10余个,改装无障碍公共汽车6辆,新购置10辆无障碍公交车,总投入达500余万元。据悉县域内公共汽车后续迭代,将全部更换为无障碍公共汽车。

“在多部门齐心协力之下,北川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步入法治化轨道。广大残障人士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发展成果的机会。”北川人大副主任雍开伟介绍说。

为了提升监督质效,县人大还与县检察院共同建立了《关于加强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试行)》,形成了“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合力,还成立了由住建局、老龄委相关人员和残疾人代表、残疾人工作者、爱心人士等11人组成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以敦促全县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务实。

四川省人大、北川县人大供图

评论 1

  • fm1906748文琴键 2024-05-13 发表于四川

    好看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