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设立作品奖,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选拔赛在成都开启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5-23 21:35 165315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徐语杨 摄影报道

5月2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文广旅局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钢琴与民族弹拨乐全国选拔赛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公布了本届金钟奖的赛程安排及奖项调整。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批准、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4届,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等国家级艺术大奖齐名。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以及公平公正的评审和良好机制保障,已成为音乐艺术良好发展生态的表征,开创了国家级文化平台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创新范式。

自2019年开始,金钟奖与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金钟奖每两年举办一次,2019年至2023年,已经连续三次在成都举办。目前,成都已再次获得第15届至1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举办权。

发布会现场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恢复设立作品奖,奖数由20个增加至40个,这也是经中央批准扩增奖项奖数的第一个国家级文艺奖项。未来通过比赛项目轮换,将基本实现音乐学科门类的全覆盖。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赛程安排上,本届金钟奖现场比赛涵盖声乐(民族、美声)、钢琴、古筝、民族弹拨乐、管乐6个项目,分为两个赛区,5月23日至30日在四川音乐学院开展声乐(民族)、钢琴、民族弹拨乐三个项目的比赛,6月7日至14日在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开展声乐(美声)、古筝、管乐三个项目的比赛。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1000余名选手参加选拔赛的角逐,最终将遴选378名(含直进)选手参加复赛。

2023年第十四届金钟奖在成都开幕现场

重新恢复设立的作品奖已于4月1日正式开启报送工作,分西洋管弦乐和民族管弦乐两项。拟于7月1日至8月31日分别举行初评、复评、终评三轮线上、线下评审,最终遴选出10部获奖作品。

本届金钟奖在评奖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保证评审的广泛性和公正性,增设评委前置培训,扩大评委数量,实现评委库全面更新,评委结构进一步优化。严格执行评委回避制度,签订承诺书,设置专业监审,组织双向监督,全方位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透明。

发布会上,主承办方介绍了本届金钟奖和此次选拔赛的有关情况,与会专家就恢复设立作品奖对推动音乐创作的积极作用、新增比赛项目对推动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参赛曲目调整优化的目的初衷、进一步推动“奖城融合”的新举措、承接举办国家级专业奖项对专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