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华刚
四川省泸州市,这个被称为“中国酒城”的城市,盛产美酒,除了有泸州老窖和郎酒外,川酒“十朵小金花”,有三“朵”也开在泸州辖区内。
在大自然界,食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泸州盛产美酒,但毕竟酒喝多了是会伤肝的,恰好,泸州就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草”的道地中药材,可以保肝护肝。
它就是“古蔺赶黄草”。
2012年,“古蔺赶黄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古蔺县已有1000亩基地申报了赶黄草GAP基地认证。2020年,赶黄草食药同源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安全审查。
除了认证的基地外,如今,古蔺县的赶黄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约2万亩,覆盖19个乡镇35个村,发展专合社18个,年产量1210万公斤,年产值达14000万元。据测算,古蔺县种植赶黄草,能够实现亩均增收5000元左右。
这样的道地药材,具体能产生什么样的功效?
据悉,赶黄草,又名扯根菜,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它为“神仙草”。在古蔺,赶黄草以前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
这样的“神仙草”你认识吗?
12月8日,在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指导下,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2“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古蔺赶黄草”与“古蔺肝苏”一起,凭借实力成功入围榜单,接受全体网民的投票。
古蔺赶黄草,从最初在原始森林里天生天养,到如今村民能科学种植;从最初只能入药,到可以做袋泡茶,以及到如今食药同源可以做成饮料,这株民间的“神仙草”能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当不易。
今年67岁的邓先才是古蔺赶黄草协会的首任会长,也是古蔺赶黄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团队的主要成员。
邓先才说,古蔺赶黄草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探索、研究,发展到今天才算真正走出四川乃至全国。这主要取决于古蔺赶黄草的唯一性,这个唯一性体现在:一是这里的气候、海拔、环境是赶黄草生长的最佳环境;二是古蔺赶黄草的功效与作用,特别是它的总黄酮含量每克有36.7毫克之多,在全国都算很高的。
2012年至2015年,是古蔺赶黄草飞速发展的阶段。这期间,古蔺赶黄草除了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外,还获得了原生态产品保护认证、原产地区域保护认证、有机认证等多个品牌。
另外,21世纪初,国营古蔺县制药厂改制为民营企业后,新企业针对626中药研究所,对赶黄草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的研究成果,在古蔺县桂花镇罗江村采集野生赶黄草种子就地进行驯化培育,成功后将赶黄草提取物生产为“肝苏颗粒”(单方中药制剂,即“古蔺肝苏”)面向市场销售,并将赶黄草种植基地保持在桂花镇境内。
目前,“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支持“古蔺赶黄草”、“古蔺肝苏”,就快来为家乡的道地药材投票打call吧!
投票链接:https://activity.thepage.cn/vote/#/?id=6388ad2f7902830046b112c5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