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60)|胡瑗家族:胡瑗应范仲淹邀请主持苏州府学,文风大兴,英才云集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21 14:40 114470


黄勇/文

胡姓(59)|胡瑗家族:胡瑗曾祖父胡韬曾任后蜀政权的陵州刺史

景祐元年(1034),42岁的胡瑗到苏州一带设学,讲授儒家经术。在这里,胡瑗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贵人——范仲淹。

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聘请胡瑗出任校长

明道2年(1033)冬天,郭皇后误伤宋仁宗,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隙而乘机进言,力主废掉郭皇后。

范仲淹极力反对,结果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县)知州。第二年下半年,范仲淹移任苏州府知府。

范仲淹一向重视文教,看到苏州教育落后,“叹庠序之未立。”于是奏请朝廷,在南园创办苏州府学。

范仲淹塑像(资料图片)

苏州至今仍流传着范仲淹创建府学的一个故事。

据说,范仲淹原本想在南园给自己修建住宅,一个风水先生说,南园风水非常好,如在这里修建住宅,家中定会科甲不断,公卿相继出世。

范仲淹听后笑着说,既然是风水宝地,与其让我范家独占,还不如修建学校,让苏州今后出更多的公卿将相人才。

范仲淹创建的府学,规模相当大。有人说府学太大了,范仲淹却说:“我还怕将来会嫌太小呢!”

范仲淹久闻胡瑗大名,听说胡瑗在苏州,遂聘请胡瑗为府学首任教席(相当于校长),并让儿子范纯佑拜胡瑗为师。

胡瑗欣然应允。他到任后,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校规。由于范纯佑能带头遵守,那些不守纪律的豪门学生也不敢违反,大家都很规矩,勤奋好学。

在胡瑗的主持下,苏州府学文风大兴,英才云集,人才辈出,盛况空前,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地方官学的楷模,“苏学为诸郡倡。”

清同治版《苏州府志》中说:“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中吴,盖范文正(范仲淹)以宅建学,延胡安定(胡瑗)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胡瑗曾在今四川理县做过节度推官

景祐3年(1036),经范仲淹引荐,胡瑗以布衣身份,与音乐家阮逸一起到京城,接受急于想改进雅乐的宋仁宗的召见,并奉命参定声律,制作钟磬。

其间,胡瑗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深得朝中大臣们的赞赏。事成后,胡瑗被破例提拔为校书郎官。

康定元年(1040),胡瑗跟随随范仲淹到延州(今陕西延安市),被举荐为丹州(今陕西宜川县)军事推官。胡瑗撰写了《武学规矩》一书,提倡国家大兴武学,以抵御外来侵略。

庆历元年(1041),胡瑗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市)观察推官时,因父亲胡汭去世而辞官回家居丧。

第二年,胡瑗复出,改任保宁县(今四川理县)节度推官。

不久,应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知州、范仲淹的好友滕宗谅邀请,胡瑗到湖州州学任主讲教授,以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

其间,胡瑗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湖学。

庆历4年(1044),主持国政的范仲淹效法湖州办学经验,兴办了一所中央太学。

皇祐2年(1050),朝廷再次更定雅乐,胡瑗与阮逸进京主持,并在司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用了3年时间完成。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61)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