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4年高考提醒: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情况需事先报告

封面新闻 2024-06-05 15:08 62215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4日晚,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招考”发布了关于2024年普通高考的温馨提醒,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并特别提示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设备的考生,请事先向所在学校和考点报告,由考点安排人工安检。同时,重庆市教委还发布了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的“秘籍”。

安装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设备需事先报告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提醒,开考前30分钟,考生可以进入考场。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后(即6月8日14:45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考;其他科目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考。

同时,考生需凭准考证、身份证参加考试。不得携带规定以外的文具等物品,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环)、无线耳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点考场,进考点前若带有上述物品,须交带队教师保管或考点指定地点存放。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

考生进入考点时须通过人工安检和智能安检门检查,进入考场时还须接受人工安检。建议考生尽量不要穿戴有金属装饰的物品服装,不要携带金属物品进入考点封闭区域,以便快速入场。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若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情况,考生请事先向所在学校和考点报告,由考点安排人工安检。

考前及考试期间,考生应减少聚集和流动,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如有发热、水痘、肺结核等状况,请主动向学校、考点报告,并按考点安排参加考试。

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考生领取到本人准考证后请妥善保管,不得涂改或书写。也勿将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拍照发在微信朋友圈、QQ群、抖音等网络平台,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还表示,高考三天适逢端午假期,预计部分地区有小雨,请考生提前熟悉考点周边环境,充分考虑交通、天气及入场安检等因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及路线,提前到达考点。

此外,在诚信参考方面,考生应按区县招考机构安排全程参加考前教育,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进入考场须对号入座,遵守考试规则,服从监考教师管理。如有违规、违法行为将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发布,6月27日—30日填报志愿。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表示,考生和家长可通过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www.cqksy.cnwww.cqzk.com.cn)登录“重庆市统一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或参阅重庆市2024年《填报志愿指南》和《招生计划汇编》等指导书籍,学习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基本方法,查询在渝招生高校历史录取数据、本年度招生计划等相关信息。

教育主管部门发布考前心理调适“秘籍”

为帮助高考学子稳定心态,重庆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秘籍”文章。包括“考前”的四项准备:生活准备——保持稳定、忙而不乱;身体准备——调整作息、适应节奏;环境准备——熟悉考场、心中有数;学习准备——掌握方法、提升成效。

考前如何调整到最佳状态?推文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目标和态度入手,设定合理目标,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设定稍高目标,确保跳起来能够达到;分解目标,将总目标分解为各个科目的小目标,逐步实现增强信心;自我管理很重要,制定好每日的学习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其次从情绪调节入手,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前天晚上没休息好,也不会影响第二天考试发挥。接受适度的焦虑,理解其对提高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与家人、朋友或老师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掌握放松技巧,练习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

第三从认知调节入手,掌握活跃思维的方法,有助于理清思路,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使用自我提示法,提醒自己当前的目标和任务,保持专注;生理刺激,通过深呼吸、伸展运动等方法,保持大脑活跃状态;掌握记忆技巧,使用线索法、联想法和谐音法等熟悉的记忆方法,增强记忆效果。

“重庆招考”发布关于2024年普通高考的温馨提醒。

重庆市教委发布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的“秘籍”。

评论 1

  • 马边县荍坝镇双河村第一书记 2024-06-06 发表于四川

    众志成城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