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职业性中暑 记住高温天气健康防护“五字诀”|健康养生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6 14:02 142613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2025年7月16日10时,成都市气象台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成都市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南区、高新西区和青白江区的所有镇(街道)今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东部新区的大部分镇(街道)今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至18日。

四川疾控提醒,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时,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如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神经、泌尿和循环等系统的适应性反应,当这些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机体的病变,严重者可能造成中暑,甚至危及生命,需要警惕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的表现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常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单纯补充水分的人群,及时处理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高温天气健康防护“五字诀”

饮——注意补充水盐,每15–20min补充200–300mL含电解质饮料或淡盐水,也可饮用一些防暑降温饮品,如糖盐水、盐茶水、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0.1%~0.2%,水温8℃-12℃为宜)、绿豆汤等。

食——科学饮食,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食品摄入,如蛋、奶、蔬菜和水果等,控制高糖、酒精饮料饮用和冰镇品食用。

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着浅色、透气、反光背心+宽檐帽,也可穿戴风冷马甲、散热背心等。

备——随身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和物品,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生理盐水等防暑药品,以及冷水、冰块或化学冰袋、冰水毛巾等降温用品。严重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休——注意休息,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采取轮换作业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每1小时到阴凉处休息5~10分钟,工作期间如果身体不适,及时到阴凉、有空调处休息。

评论 2

  • 恩正哥 2025-07-16 发表于四川

    高温天防护五字诀实用,关键还得落实到位

  • fm960d3a 2025-07-16 发表于四川

    好热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