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6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好生活大调查》“美好生活城市之夜”数据发布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揭晓榜单,成都获“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荣誉。
今年伊始,成都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传统零售与餐饮行业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新兴消费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同时,成都的消费场景愈发丰富多样,充分满足了各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为成都荣获“美好消费典范城市”称号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游客在铁像寺水街坐着小船看电影。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成都获“美好消费典范城市”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
消费,既是经济增长最基础、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作为西部消费中心城市、全国第二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一万亿元的省会城市,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393.4亿元,增长2.6%;餐饮收入1933.7亿元,增长6.2%。
这一成绩,在全国排名表现亮眼。6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好生活大调查》“美好生活城市之夜”数据发布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揭晓榜单,成都获“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荣誉。与成都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深圳、武汉、大连。
《美好生活大调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与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于2006年联合发起,精准捕捉百姓在消费、健康、幸福等领域的真实感受,寻找城市发展中的美好底色。此前,其调查数据发布活动曾连续三届在成都举办,成都连续获得大美之城、向往之城、宜居之城等荣誉,今年总台央视首次设立“美好消费典范城市”榜单,成都即榜上有名。
成都蓉城足球赛事。图据“运动成都”微信公众号
培育消费新引擎
“赛演经济”全年带动消费超百亿元
“以前说起成都,我只会想到火锅和熊猫,现在这座城市已经成为我和朋友乐此不疲的旅游目的地。”山西太原市民琳琳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仅在去年看表演和比赛,就和家人朋友来过成都5次。
不难看出,“赛演经济”正在成为成都的消费新引擎,赛事与演唱会热度正在转化为消费热度和城市活力。
去年汤尤杯羽毛球赛、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门票收入均超5000万元,前者直接经济效益达5.4亿元,后者带动消费超1.5亿元;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票房收入4500万元,外地观众占比76.6%,带动服务业消费3.8亿元;中超联赛成都主场场均观赛人数4万,上座率中超第一,票房收入7800万元。
纵观去年全年,成都举办国际国内赛事70余项、全民健身活动5400余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人数超540万人次。成都蝉联“年度体育城市”,体育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300亿元,增长12%;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增长13%。2025年,成都体育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体育消费规模突破800亿元,体育赛事经济成绩喜人。
而演唱会经济作为“行走的GDP”,业界常用“1:4.8”的比例来形容,即门票花费1元,可带动周边消费4.8元。以演唱会拉动当地消费,已成为不少城市的主动选择。
2024年,成都音乐演出整体消费带动达63.5亿元。“演出+旅游”消费呈现高频次、个性化特点。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跟着演出来旅行”的新模式,正在高质量演唱会中落地生根。
从凤凰山体育中心的“雄起”呐喊,到东郊记忆的民谣弹唱,从顶流演唱会的万人空巷,到夏季音乐节的狂欢,“赛演经济”已然成为成都消费的新引擎。
“穿上旗袍去安仁”活动。图片由成都大邑县委宣传部提供
全年旅游总收入超3000亿元
将打造十余个特色新场景
近年来,成都在旅游领域大放异彩,频频登上热门旅游城市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同比增长6.02%,旅游总收入3732.66亿元,同比增长7.9%,文化旅游业总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成都文化旅游与科技将实现双向奔赴,提升人们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6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新闻发布会。这个暑期,成都市文广旅局将以“场景创新”为驱动,重点打造10余个特色新场景,覆盖科技沉浸、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小众体验等领域,通过精准客群定位,实现“老成都新玩法、新场景全覆盖”。
游客在铁像寺水街坐着小船看电影。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据介绍,比如在科技沉浸式体验场景方面,成华区天府国际动漫城内XR大空间体验馆6月推出全新MR剧游,游客佩戴头显与体感设备,可组队穿越虚拟竹林拯救“数字熊猫”。铁像寺水街“水上漂浮电影院”每周五、六晚推出竹筏观影,影片涵盖亲子动画与怀旧经典,配套夏日消暑套餐,免费开放需提前预约。在东郊记忆浪美术馆、幾米绘本VR剧场也可以体验沉浸式数字艺术与VR戏剧的魅力。
在乡村品质化度假场景方面,新津斑竹林景区新添加多处露营地,6月新增“非遗手作课堂”,每周六开展竹编、糖画体验,推出“星空音乐会”,邀请民谣歌手驻唱,配套烧烤套餐与装备租赁,适合家庭与团建客群。邛崃精品民宿隐于万亩茶田,举办“茶田采摘节”,游客可参与采茶制茶,推出“茶疗SPA”,结合茶园精油与自然疗法,吸引都市白领与康养客群。
与此同时,针对古镇年轻化消费场景。平乐古镇酒街以邛酒文化为核心,白天经营新中式茶饮与临邛美食,夜晚化身潮饮酒馆集群,推出“邛酒文化周”,举办调酒比赛与酒文化讲座,夜间“微醺市集”汇聚酒主题摊位,同步推出“酒街剧本杀”,游客扮演古代酒商解谜闯关。洛带古镇“考古西南篇”特展汇集200余件考古文物,通过场景复原与互动装置讲述西南文明史,暑期新增“考古盲盒”DIY体验,可亲手挖掘“文物”模型。
“世运有礼 成都等你”暑期消费季新闻发布会。图据成都发布
“换”出消费新热点
计划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过去一年,“以旧换新”成为刺激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在国家和四川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以及成都市“汽车消费奖励”系列活动等政策刺激和直接带动下,成都汽车消费超490亿元;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8.9%。
除此之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四川省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中,16大类家电在成都市产生补贴申请超310万件。四川省“蜀里安逸·焕新生活”家居家装消费券活动覆盖三大类30种品类商品,成都市1200余户商家参与,直接拉动消费超5亿元。
成都在这场涉及千行万企、千家万户的“换新”中,“换”出了市场新热点、消费新潜力、发展新机遇。
今年5月,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6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将推进汽车、家电、电子产品、家居、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争创国家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城市,2025年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全市二手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0%。
同时,围绕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6方面,《实施方案》提出26条重点任务,明确202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特色消费场景100个以上;力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400亿元等目标,全面激活消费市场潜力。
评论 7
茨木 2025-06-17
赞👍
白雀寺村第一书记林艳 2025-06-17 发表于四川
点赞支持
明哥 2025-06-17 发表于四川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