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外教育集团副总裁严弘佳:让教育产生“回声” | 2025封格女性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24 18:48 114101

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10月24日,“2025封格女性 年度公益之夜”在上海启幕。通过这项盛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杰出女性们分享了自己多元的成长经历与独到见解,用柔韧的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共同诠释新时代的“她力量”。

值此盛会之际,成实外教育集团副总裁、成实外繁懋教育&泽苒国际教育负责人严弘佳接受了封面新闻专访。作为优秀的女性企业家,严弘佳已经在教育行业深耕了近十年,她将自己与教育的故事,归纳为两个关键词:“回归”和“看见”。

回归:与教育“双向奔赴”

2017年,严弘佳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在英国的大学教职,回到家乡成都,投身于K-12教育的“一线战场”。从成都出发,到香港、英国念书,在国外工作,后又选择回到成都,严弘佳表示,“我算是个‘成实外制造’的‘海归’。”

“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谈及初衷,严弘佳的话语中带着一份质朴的真诚,“特别是在国外待久了,你还是会去思考,我这一生到底要做什么?”这份对故土的牵挂,是牵引她回来的最初情感线。

但更深层次的,是一种融合与创造的冲动。在海外学习和任教的过程中,严弘佳亲身经历与目睹了两种教育体系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来自教育世家的她,开始了不断地思考,“在海外亲身实践后,我发现自己逐渐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我想我可以搭建一座桥梁,将富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为家乡的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视野。”

“回归”成实外教育集团后,严弘佳主导国际教育和早幼教两大新板块的发展,从概念设计到规模化运营,负责搭建涵盖课程研发、团队管理、资源整合等环节在内的全流程执行框架。这是典型的“从0到1”的孵化。

谈及战略考量,严弘佳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她指出,随着80后、90后家长成为主力,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和认知变得更加多元和个性化。“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民办教育更应该去顺应这种需求,有一个多元化战略的布局。”于是,她的个人经历与志向,与教育事业形成了一场完美的“双向奔赴”。

从这个角度来看,严弘佳的“回归”,远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返乡,更是一位教育者对育人初心的深刻回归——回归到对教育本真的情怀。

而作为中西方融合教育体系的传递者与受益者,严弘佳深信教育应是内外兼修、多维度的素质养成。这一理念,在她主导的国际部与幼儿教育板块悄然生根,其价值不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更真切地映照在孩子们的积极变化与家长们的殷切期待中。短短数年间,成实外泽苒国际教育旗下,成外AP、A-Level课程中心位于京领中国留学榜TOP17,西南第一;成实外繁懋教育旗下多所园区获省市级荣誉、市一级幼儿园等称号,获腾讯年度影响力儿童教育品牌。为整个成实外教育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背后,正是严弘佳所强调“融合”哲学的成功实践:不是生硬地照搬西方课程,而是打造根植于中国土壤、兼具国际视野的教育模式。

看见:用“微光”点亮世界

严弘佳是因为“看见”而“回归”,那她的“回归”,也带了更多的“看见”。

“看见”,是严弘佳自己对公益的理解,这份触动开始于她在大学时做的社会调查。“跑了好多地方,见了各种人,亲眼看到很多人因为条件差,选择特别少。”2019年,“回归”教育事业的严弘佳牵头打造了“微光公益”系列项目,开始深度链接公益与教育,将目光投向欠发达地区,搭建对特定群体的精准对接桥梁。

如果说国际教育和早幼教是严弘佳在业务上的开拓,那公益则是她在教育理念上的深层掘进。

深耕教育后,严弘佳一直坚信,好的教育培养的一定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所以它不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从小去关爱周围的人,去关心世界的变化,从而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和温暖,具有同理心,能感受幸福的人。在她看来,这一点,公益与教育的内核相通,公益本身也是一种“有温度、有高度”的教育。

严弘佳分享了一个动人的案例:微光公益支持的一名高中生,因为帮助乡村优化传统养蜂技术,不仅设计了品牌、搭建了销售渠道,更将整个实践过程深化为数学建模项目,最终获得了美国建模大赛的金奖,并成功进入杜克大学。这正是“微光公益”所倡导的“在服务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育人理念的生动缩影。

“微光公益”成立后,聚焦四川凉山、阿坝山区等偏远地区,围绕女童关怀、留守儿童陪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共进等领域,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服务。两年多来,微光公益的两个核心项目共发起44场公益服务,近300名带队老师和志愿者为约2000余名偏远地区女童、乡村儿童带去了生理科普、心理疏导和分享交流。越来越多的成实外学子,在奉献公益的过程中,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将内心的善意沉淀为一份厚重的社会责任感,真正理解了“让世界更美好”的深刻含义。

展望未来,严弘佳希望将“微光公益”的能量在集团内部扩大,覆盖更多的学段、更多的师生。另一方面,她更有一个宏大的愿景:让“微光公益”这种“教育+公益”的范式,能够超越成实外的体系,辐射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严弘佳用自己的“回归”,回应了内心的价值呼唤;用业务的“开拓”,满足了时代的教育需求;再用公益的“点亮”,诠释了教育的温暖与深度。诚如她所言,“微光”即每一束小小的光都有力量,不必是太阳,也能温暖一方。而今,她正以教育为业,以公益为心,努力让自己与成实外教育集团,成为那束持续产生动人“回声”的温暖微光。

评论 2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10-24 发表于四川

    共同诠释新时代的“她力量”。

  • 春天有春天的好 2025-10-24 发表于四川

    可以的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