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上线“摆摊小程序” 让烟火小摊一键预约丨我的资阳我的城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7-26 21:20 63050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炒面、烧烤、冰粉、新鲜采摘的葡萄……晚上7时许,漫步在四川资阳雁江区德麦盛购物广场外,一个个夜市地摊在黄线范围内有序排开,桌子板凳整齐摆放。

这是雁江区在城东新区公共区域规范设立的便民疏导区域之一,夏日带动地摊经济持续火热,在进一步丰富市民夜生活的同时,也为提振经济带来重要助力。

7月2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资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支队城东执法大队了解到,为让这些烟火小摊得到有序管理,当地还上线了城管智慧服务平台小程序,通过让商家备案登记,实现摊位一键预约,让城市烟火气看得见、找得到。

“摆摊小程序”上线 摊位可一键预约


只需要几分钟,刘仙华就能熟练出锅一份炒面,价格在10元左右。生意好时,一晚上,光这一项她就能卖出20多份。

这是她从业的第15个年头,除了炒面,在她用三轮车改造而成的小摊上,还能吃到薯条、烧烤、凉粉凉面等小吃。“我是2008年后开始的,之前一直在字库山公园和上东国际小区外摆。”

7月初,在了解到雁江城东新区摆摊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后,她交了相关资料进行备案登记,上个星期天,她通过手机就预约了在德麦盛购物广场外摊位,“这个是政府划的位置,我们做生意也更安心。”

在刘仙华摊位旁的是王嘉续,他看起来很年轻,小摊上专门售卖鸡腿。“我摆了有大半年,这边生意还可以。”王嘉续分享着自己的生意经。他认为,德麦盛购物广场内有一家室内游泳馆,这个季节能吸引不少人,而他选择的摊位正好在入口附近,每天下午两点半准时出摊,“好多人游累了,出来就会选择买我的鸡腿吃。”

小地摊关系大民生,一个个地摊背后不仅维系着其家庭的生计,也是城市活力与经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4月以来,雁江区为加强对流动摊贩管理,解决流动摊贩无序经营问题,确定德麦盛购物广场、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蜀人原乡广场、字库山一、二期等11个临时便民点,施划临时经营摊位199个。

6月下旬,雁江城管智慧服务平台小程序正式上线,其通过智能化手段,精细化管理流动摊位,采取摊主备案登记、签订承诺书、领取出摊证件等方式,实现让流动摊主在小程序上一键预约摆摊位置。

“智慧”监管提升质量 放与管的“双方奔赴”


基于目前已规划的199个临时经营摊位,雁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给出一组数据,目前使用小程序备案注册的用户有427人。

“你不要看这些摊位占地面积不小,一天的收入不低。”雁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市容二中队中队长陈龙是这些商家的“老熟人”。他提到,针对各个临时便民点,每天至少会配备至少一名城管队员,根据小程序后台出具的统计表,核实商家的出摊和卫生等情况。

顺着陈龙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每个临时划定的经营摊区内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当地“智慧”监管的一把钥匙,“商家在每个星期天预约成功摊位后,有一个星期时间的经营期限,每次要出摊时,只要一扫码我们就能看到他是否有经营。”

此外,记者注意到市民在扫码后,商家的信息也会显示在小程序“附近摊位”一栏,除了有联系电话,还能定位到具体位置,十分方便。

不过,“地摊经济”火热的背后,也需要更多的规范和统筹。如何平衡好放松与管控两者之间的关系,雁江区还在逐步寻找“最优解”。

“我们将持续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落实‘721’工作法,柔性执法,为地摊经济保驾护航。”资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支队城东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分区域、分路段逐户宣传,让广大摊主知晓流动摊贩经营相关要求,形成良好的经营秩序,加强对设置摊点的巡查力度,重点针对此前群众关注的噪音扰民、油烟污染、环境卫生等问题开展巡查,实现管理无盲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