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家竹
近日,北京市文旅局公布《北京市旅行社组织或承办未成年人研学旅游服务规范(3.0版)》,规范“研学游”,其中提出严禁旅行社、研学游机构打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旗号收客。(央视网)
何为研学?通过参观、调查、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搭配上“一起去北大,相约在清华”“让孩子走进名校增长见识”“北清高材生陪跑计划”的研学宣传语,让不少家长都颇为心动。
于是乎,在某些不规范的研学机构操盘下,一条条清华北大“爆款”路线被制造出来:校门拍照打卡即为研学,无法履行的“学霸”带游,更难以实现的清北教授讲学…… 大批粗制滥造的“研学营”,费学生也费家长钱包。
实地感受名校的历史底蕴、文化氛围以及“学霸”身上的朝气,在学生心中埋下“考清华,上北大”的种子,是家长“掏腰包”的初衷,但不规范的研学机构、同质化的研学产品、统一收费标准的缺乏、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等等,让是否“游有所研”“旅有所学”难以验证。
寒假即将来临,面对即将“开场”的研学游,研学游市场的规范“升级”至关重要。这种更为“细致”的监管,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学生、家长的权益,也能让研学市场回归理性,促进研学市场的良性发展。北京市通过一系列措施对研学旅行进行更为详细的监管和指导,也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评论 14
ppcount 2025-01-04 发表于四川
回归理性
Tony老师 2025-01-03 发表于四川
孩子的安全和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嫩女良个夶 2025-01-03 发表于四川
研学游应该有标准,不能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