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5年初,来自杭州的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宇树科技、深度求索6家企业,在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掀起热潮,并引得全社会关注,被称为“杭州六小龙”。
“杭州六小龙”的出圈,给各地发展带来哪些启示?企业创新与地方作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月27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人工智能制度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盘和林。
提问:“杭州六小龙”的出现,给各地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盘和林:杭州六小龙是科技初创企业,包括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六家企业都是民营科技初创公司,而杭州给予各地的启示,我想要从创立一家科技初创公司的条件出发,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需要什么?我想,大概需要资本,需要人才,需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营商环境。而杭州恰恰满足这些条件。
资本方面,杭州地处江浙沪,民营经济发达带来的好处,就是民营资本也随之壮大,有钱的小老板们集合一些资金,成立了各类私募投资基金,如深度探索公司的底气就来自幻方量化私募基金。可以说,如果背后没有发达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杭州六小龙是不会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底气。
人才方面,杭州高校有浙大,略低一等的高校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他们构成了杭州人才供给的基础,当然,城市要留住毕业生,你必须有与专业匹配的就业,而杭州“电商之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正是因为阿里的存在,杭州留住了大量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人才,而正是因为阿里人才的高流动性,大量人才走出阿里,在杭州进行二次就业和创业,也正是围绕这群人,杭州有了互联网科技的技术交流圈子,交流多了,各种想法和创意就会不断涌现。
自然环境方面,杭州西湖风光甲天下,全球科技公司都喜欢找风景秀丽的地方开公司,因为风景能够激活创意,但杭州在自然环境上的成功并非如此简单。杭州走对了一大步,那就是西湖门票免费,这既带动了西湖周边的经济,也让科创企业愿意来杭州创业,毕竟去西湖走走不用钱,开门见山又见水。
营商环境是杭州最值得关注的点。杭州对于所有民营企业都有很好的包容性,浙江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有着自下而上推动改革的优良传统,杭州和其他地区不同,杭州的国有经济相对薄弱,对民营经济的依赖性很强,而杭州政府就比较善于向民企让步,让路。比如杭州西湖不卖门票,客观上就是给民营企业让路,比如杭州电商的发展壮大,是杭州包容、宽容的结果,中国改革开放45年的结论就是,只有放才能活,只有让才能飞,而这个让,是政府和国企给民企让路。
总之,杭州六小龙给各地的启示在于,要让本区域出现科技初创企业,就要构建适合科技初创企业生长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包容性和增强各种要素供给,只有制度供给、人才供给、资本供给都跟上了,区域内的科创企业才能蓬勃发展。
提问:企业创新与地方作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盘和林:创新是企业的事,如果企业创新出现了障碍,那么此时需要地方作为,比如企业找不到人才,找不到资本,找不到专利,政府可以成为桥梁,除此之外,如果企业创新没有出现障碍,那么政府就应该退避三舍,既要防止政府公务员过多的“光顾”“访问”企业,也要防止政府下辖的国有企业过度的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当然,可以进行水到渠成,自发的技术合作。
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助力,这种助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叫政府撬动社会资本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这是一种母基金的模式,另一种方式叫政府通过购买采购的方式来支持科技初创企业,将科技初创企业的产品率先用在公共服务领域,这样,既能够升级公共产品,也能够促进科技初创企业的发展。
总之,在创新和地方作为之间,地方应该做好一个发展的促进者,要从创新企业的体感出发,少添麻烦多帮忙。这方面杭州是有借鉴经验的,浙江曾推最多跑一次,后来,最多跑一次变为了一网通办。
评论 14
仙境 2025-02-28 发表于四川
杭州六小龙的成功,关键在于资本的活跃、人才的集聚以及优越的自然和营商环境。
西妹儿不踩雷 2025-02-27 发表于四川
棒
刘萧小姐 2025-02-27 发表于四川
希望更多城市能复制杭州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