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到底︱“充值49.9元享200元话费券”?警惕弹窗广告里的消费陷阱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3-08 16:50 176806


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实习生 百雅婷

“充值49.9元享200元话费券”。注意看,“话费券”不是“话费”,一字之差,就埋下了陷阱。不少消费者反映,点击网络弹窗广告中的话费充值链接“薅羊毛”,到账后才发现是话费优惠券,并且一次只能用一张,优惠数额还小,用完全部的券要充值几千元、等待将近一年……消费者大呼上当。

今年来,这类“话费充值陷阱”的弹窗广告投诉呈上升趋势,且隐蔽性强,消费者维权难度大。市场监管部门、律师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谨防误入“捡漏式”消费陷阱。

消费投诉 


充49.9元享200元话费?                     

实际到账为小额满减话费券                    

“薅羊毛”让很多人乐此不疲,但李先生却因为糟糕的话费充值经历郁闷不已。

“说是充话费,实际是话费券”。他反映,几天前,他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条话费充值链接,点进去付款后,并没有话费到账,而是短信通知他收到了10张话费券。“一次只能使用一张,还只限本机号码使用。我算了下,用完200元的话费券,需要再充值4000元。”因此,李先生质疑商家存在虚假宣传。但他通过短信中的链接申请退款时,却没能成功,拨打客服电话也没人接。

   消费者点击话费充值链接“薅羊毛”,到账的却是话费优惠券。

无独有偶,网上投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多数消费者反映,使用社交媒体或电商平台时,常常在购物付费后,或是突然弹出“69.9元,甚至49.9元享200元话费券”等广告。但当消费者按照广告的指引充值后,得到的并非话费,而是优惠券或抵扣券。这些券每月只能使用一次,要用完它们,消费者还得耗费时间、大量充值。

另一种情况是,消费者在点击弹窗广告页面上的“立即领取话费”按钮后,会弹出APP下载链接,告知消费者下载并购买会员后,方可收到话费。待消费者充值后才会发现,话费是按月返还,一般每月返还5元到10元,而这些APP运行一段时间后便不再提供服务,也不再返还话费。

记者调查 


弹窗广告隐蔽性强、退款难                     

充话费变成买教训                    

为摸清广告商的套路,记者进行了充值尝试。

在微博平台上搜索“省钱”“话费”,记者很快便翻到几条广告,其中配有文字“49.9元享200元话费券,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并附上了活动链接。

   网络平台上的广告

发布广告信息的账号大多名为“手机话费优惠营业厅”“话费折扣充值营业厅”等。记者点击广告详情,平台显示有3000多条评论,但实际能看到的仅有10多条“精选评论”,其内容都是“到账了,感谢”“太感谢了,每个月可以省好多钱”等。

记者点开活动链接,即进入转盘抽奖界面,并轻松抽到了最高额的200元话费券。随后,链接便跳转到了话费充值页面,要求输入手机号码并付款,还需要下载不知名的省钱APP。

记者发现,支付页面下方不显眼处附有话费优惠券包说明。说明指出,充值非直接到账;200元话费立减券共有30张,分别为10张“满200元减10元”和20张“满100元减5元”券;已购买并登录APP激活的用户,不支持退款退货。

随后,记者致电客服,AI客服表示,“退款需要在短信链接上进行操作”。记者2次转接人工客服并咨询充值未到账及退款问题,客服均未给予有效回复,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律师说法

       

这类广告违法但维权难度大                    

谨防“捡漏式”消费陷阱                    

这类广告利用消费者图便宜的心理,往往能获得很高的关注度。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话费券”,显示的相关投诉高达3.9万余条。

   黑猫投诉平台上,“话费券”相关结果高达3.9万条。

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曾发文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成都市12315投诉举报平台共收到此类投诉400余件,上升趋势明显;提醒消费者谨防“捡漏式”话费充值,误入消费陷阱。

   今年2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曾发文提醒消费者,谨防此类“捡漏式”消费陷阱。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律师陈逢逢告诉记者,这类“低价充值话费”的广告,因涉嫌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已经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有权主张退一赔三、最低赔500元的惩罚性赔偿。

但因为其行为具有隐蔽性,消费者维权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律师给出了几条建议:首先,谨慎对比,不要随意点击各类弹窗广告,不要下载各类应用商店无法搜索到的陌生APP;其次,面对低价充值,保持理性,对于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要有初步“不信任”的判断,警惕各种恶意营销套路;最后,交易时保存交易记录、各类账单、通话或聊天内容等相关信息,如果发生争议、协商不成,立即向平台、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

评论 34

  • 合江县白沙镇忠孝村-石磊 2023-03-13 发表于四川

    陷阱

  • fm2083985 2023-03-13 发表于四川

    加大打击处罚力度。

  • 明哥 2023-03-13 发表于四川

    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