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3-14 13:12 268147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3月14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及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在会上介绍,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

最高法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摄影

陈宜芳表示,《解释》明确常见预付式消费交易模式下的责任主体。经营者虽未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但允许他人使用其营业执照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使用其名义与消费者订立预付式消费合同的,应依法承担责任,解决经营者“名实不符”情况下的责任主体认定问题。

明确商场场地出租者对租赁场地经营者资质的形式审查义务和过错责任,解决租赁商场场地的经营者收款“跑路”后应找谁担责的问题。适用本条规定时,应当严格依法,避免不当加重商场场地出租者责任。

她表示,保护消费者依法转让预付卡的权利。《解释》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转让预付卡只需通知经营者即对经营者发生效力;同时明确消费者转让不限服务次数的计时卡时,不应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债权转让的名义让多名消费者行使本应由一名消费者行使的权利,规制滥用权利行为,保护经营者权益。

《解释》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迁店”给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明显不便、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出售不限消费次数的计时卡却不能正常提供服务等情况下,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消费者因身体健康等自身客观原因致使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明显不公平的,有权依法解除合同。

此外,明确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款的权利。《解释》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规制过度劝诱、欺诈营销行为,引导经营者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但也同时规定了例外情形。

规定当事人赔偿损失责任。《解释》第十五条对预付式消费合同解除等情况下当事人的赔偿损失责任作了规定,并明确经营者支付给员工等人员的预付款提成不属于消费者应当赔偿的合理费用,目的是遏制经营者“套路式、劝诱式”营销,规制“重售卡、轻服务”的不诚信行为。

评论 13

  • 苏记说事 2025-03-16 发表于四川

  • fm499530 2025-03-15 发表于四川

    无效

  • 说个正事 2025-03-14

    对于那些“霸王条款”现在可以依法抵制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