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看四川各大博物馆开启“文物、文博、文艺”盛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5-18 21:27 63681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初夏五月,万物并秀。来到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中,观众正近距离观看文物修复,观摩“文物医生”修复古画;数百米之外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人流如织,郁郁葱葱的绿植上有松鼠跑过引得游客发出惊呼;天府广场旁的成都博物馆中,瑰丽而奇特的“鄂侯四器”跨越山河而来,为观众翻开鄂国尘封的历史……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应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出圈的重磅大展,到“一款难求”的爆款文创;从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到科技赋能下的观展体验……在“博物馆热”成为常态的今天,博物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它们又该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在国际博物馆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四川多家博物馆,从川内博物馆推出的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中,看四川的文博人怎样搭建起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的对话桥梁,探索博物馆与公众互动的新方式。

01

与文物“古今对话”

近距离感受文物修复与青铜重器风采


“没想到还能近距离观看文物修复。”当脚步迈进四川博物院的文保中心,这里似乎连时光都变得格外悠长。在书画修复室中,文物修复师正聚精会神地使用着手中的镊子,将书画作品揭去腹背纸,而不伤及画芯。当天,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书画修复室开放,观众近距离观摩“文物医生”修复古画。

△在四川博物院,观众近距离观摩“文物医生”修复古画

作为川博在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活动之一,这项活动已经持续数年,在这一日,文博迷得以走进文物修复的一线,感受这些文博工作者们“在四川修文物”的故事。而在更早前的5月16日,四川博物院还举行了库区藏品鉴赏活动,精选馆藏清代和田玉、翡翠、水晶三类共七件珍贵玉器,更邀请了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唐俐亲临现场,为到场的观众进行讲解。这是一年中极为难得的机会,观众能够如此近距离的,没有隔着玻璃展柜看到文物的每一处细节。

△在四川博物院,观众近距离观摩“文物医生”修复古画

在感受文物修复的魅力之外,将目光转向成都博物馆,就能鉴赏青铜文明的璀璨光华。当天,成都博物馆“大备盛德——青铜时代的曾国与鄂国”预展启幕,以“鄂国篇”的神面四器为引,邀请观众品味西周礼制的独特神韵。现场,“鄂侯四器”的展柜前围满了拍照打卡的观众,这也是此次展览中绝对的明星文物。

△在成都博物馆新展亮相的“鄂侯四器”

一件尊、一件方罍(léi)和一对大小有异的卣(yǒu),只见在这四件青铜器组成的“鄂侯四器”上,人们都能看到瑰伟奇谲,似人似兽的神面纹。原来,在鄂国的青铜艺术中,尤以这一组四件“神面纹”重器最具代表性,其复杂精妙,令人惊叹,瑰丽而奇特的风格在商周青铜器中独树一帜,它们也被称为“鄂侯四器”。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批文物“曾国篇”青铜器将于5月底来到成都博物馆,共同开启青铜盛宴。

02

有“流量”更“留量”

博物馆文化盛宴引发热潮


浣花溪畔,人群的喧嚣声打破了以往的平静,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门口,排满了等候入场的人群。同样的画面,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也正在上演。在国际博物馆日,多家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数万个预约名额一扫而空。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门口排起长队

“我是杜甫,我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情壮志……”在杜甫草堂的文创馆中,当身穿古装的工作人员念着杜甫的诗句登场,就被观众层层包围了起来。原来,这里正在上演“诗坛知己微情景剧”,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越回千年前,追寻大雅堂中的十二位诗人的轶事,偶遇“李白”“杜甫”的互动,探寻文创馆非遗代表性项目,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此外,“草堂校园诗社·文化传承的力量”快闪活动、“诗圣杜甫与时代笔墨”——文学素养提升与狮友赋能沙龙等活动也在同步开启。

再来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沙非遗集市”主题文化活动现场,这里可谓人山人海,孩子们忙碌非常,手下的动作不停。原来,他们正亲手体验糖画、瓷贴画、书籍线装、国画等传统技艺,深刻感受到非遗与古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川剧变脸、传统舞狮、铜壶茶艺等精彩表演也在馆中轮番上演。还有“我在金沙当金匠”社教活动,观众正动手用金箔制作一件“金器”带回家。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川剧变脸表演

又看三星堆博物馆,由四川省川剧院精心创排的变脸街舞《古蜀天边行》在陈列馆入口处惊艳“快闪”。现场,一张张融合三星堆文化元素的脸谱,首次出现在川剧变脸绝技中,舞者们身着青铜纹饰戏服,在川剧传统程式与街舞律动地交织演绎下化为冲击耳目的炸裂呈现,让来往游客纷纷停下脚步观赏。在热闹的快闪活动外,馆中进行的“博物馆与青年力量”分享交流会,则邀请五位不同领域的青年代表,围绕三星堆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实践分享,通过多元视角探讨青年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传播及社区共治中的先锋作用。

△在三星堆博物馆上演的《古蜀天边行》

03

交出亮眼“成绩单”

四川展览斩获多个全国大奖


在一年一度的博物馆届盛会中,四川文博行业也不断传来好消息。当天,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作为一年一度博物馆界的“奥斯卡”,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也在现场公布,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常设展”获得精品奖。此外,由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元市博物馆推出的“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获得优胜奖。

据介绍,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展览由一个基本陈列——“西南天地 云汇大川”、两个专题展——自然与艺术专题展、两个临时展厅组成。其中,基本陈列共分自然篇、考古篇、民俗篇和民族篇四部分,考古篇以“历史的断面”为主题,展示了四川大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几次考古工作带来的重要成果,包括三星堆遗址最早被发现的一批石器和玉器,四川汉代墓葬文物等。

而《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则汇聚了来自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广元市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66家参展单位的430余件/套蜀道主题珍贵文物亮相,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套。无论从文物数量还是规格上看,都堪称“重磅”。

当日,“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也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正式启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原创特展“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该项目通过择优组织实施一批文物出境展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地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力度,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图据各大博物馆

评论 1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5-18 发表于四川

    为观众翻开鄂国尘封的历史……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