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以来,在成都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成都开启了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改革。改革以成都农交所为统一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农村“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防范基层“微腐败”,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推进中,也将城市社区一并纳入清查核实范围。今年1月,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农村产权清查核实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成都市金牛区作为唯一主城区参加试点工作,认真组织4个涉农街道进行产权清查核实,组织试点街道纯城市社区与涉农社区同步清查、一体推进,实现了从农村集体“三资”到涉农产权、从农村地区到城市社区基层产权全覆盖的交易范围拓展。
全区开展基层产权清查核实和“阳光”交易获得一致认可
金牛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志春介绍,今年4月,根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纪委监委关于全面开展基层产权清查核实的工作要求,金牛区纪委监委联合社治、民政、财政、农业、规自等部门,成立了区级清查核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在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开展基层产权清查核实和“阳光”交易。
“针对城市社区大部分资产产权不明晰、监管‘多头’等问题,以使用权、收益权为核定标准,确保清查核实‘应进必进’,明确国资部门为资产类项目的备案管理单位,理顺了工作机制。”唐志春提到,结合前期试点工作成效,金牛区细化制定了《城市社区基层产权清查核实工作细则》,有效推动了清查核实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目前共清查核实基层产权项目1645个。
沙河源街道陆家桥社区就是当前金牛区在改革推进中的一个试点样本。据了解,陆家桥社区位于沙河源街道西北部,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9个居民小组,属于全域涉农社区。
在基层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陆家桥社区结合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相关要求,以及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实践,针对产权交易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制定了促进产权交易规范化的《十条举措》,得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认可。
当天下午,笔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陆家桥社区。“自从产权清查核实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十条举措》落实后,我们的集体‘三资’管理变得越来越规范了,工作也更加井井有条了,效率也更高了,我们心里也更踏实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谈道。
《十条举措》不仅规范管理,也为居民增收
笔者注意到,在《十条举措》中,有诸多创新亮点和工作举措。例如,为了避免因人情等情况签订低价合同,制定了交易前定价参考的“价格坐标”机制。
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举例道,“社区一共有9个组,每个组都有相应的人员在负责集体资产租赁,以前就有过因特殊原因以低于市场价格将土地出租的案例,现在公正定价、公开交易,相关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就可以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在了解的过程中,笔者提了一个问题:“社区这么多的资产出租,产生的大量租赁资料如何管理?”
“我们逐渐规范建立了一个集体组织档案管理制度,相关的经济合同、财务计划及收益分配方案等档案资料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分类编号存档,并同步录入电脑备份管理。”他介绍,有了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查阅资料会节省很多时间,也更加规范。
值得一提的还有《十条举措》中的租金收取预警机制。“由于社区出租的土地和房屋数量比较多,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因事务多遗忘、租户逾期不缴纳租金等问题,我们建立了红、黄灯预警催收机制,电脑自动提醒工作人员哪些该收租金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感叹道,“以前我们很多时候靠工作人员个人记忆,或者定期查账来看租金收取情况,容易疏漏,但现在有了催收预警机制,租户逾期不缴纳租金的情况基本没有了。”
据了解,目前陆家桥社区严格落实《十条举措》,推进产权清查核实和平台交易,社区集体“三资”管理越来越规范,今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一千万。“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确实能让社区的集体经济组织更加规范,也更好地维护了社区居民的权益,增加他们的收益。”唐志春介绍道。
针对社区产权类型特点探索适宜性机制
“下一步我们会将陆家桥社区的做法推介到金牛区其他的涉农社区。”在唐志春看来,《十条举措》对于全区的涉农社区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参照性。他补充道,接下来也会结合各社区的特点,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此外,除了沙河源街道陆家桥社区的《十条举措》,金泉街道淳风桥社区则对集体“三资”进行股份制量化,以户为单位明确股权,按股权分配收益,促进集体“三资”管理运营精准、透明。
唐志春表示,下一步金牛区将结合支持社区项目发展、智慧监督平台建设等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基层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规范行权用权,助力提升基层产权管理和社区治理水平。(推广)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